石鼎风流入太虚,茗炉造化正春初。
阳开地窍微鸣蚓,浪涌潭心半跃鱼。
七碗芳馨喉吻润,一生清苦性情疏。
谁言济世无功泽,洗刷腥膻力有馀。
石鼎风流入太虚,茗炉造化正春初。
阳开地窍微鸣蚓,浪涌潭心半跃鱼。
七碗芳馨喉吻润,一生清苦性情疏。
谁言济世无功泽,洗刷腥膻力有馀。
这首诗描绘了煎茶的场景与感受,充满了生活哲理和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石鼎风流入太虚”,以石鼎煮茶,风声融入虚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茗炉造化正春初”,点明时节正值春天,炉火与自然造化的和谐共融,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阳开地窍微鸣蚓,浪涌潭心半跃鱼”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阳光透过地缝,蚯蚓轻轻蠕动,潭水波浪翻滚,鱼儿跃出水面,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宁静之美。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由。
“七碗芳馨喉吻润,一生清苦性情疏”则转而描写品茶的感受。七碗茶后,口中留香,心灵得到滋润,体现了茶文化的深邃与高雅。同时,“一生清苦性情疏”又暗含了对人生艰辛的理解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谁言济世无功泽,洗刷腥膻力有馀”表达了诗人对茶的赞美,认为茶不仅能够滋养身心,还能净化人心,去除世俗的污浊,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诗人的人生态度。
游子常年风性高,生龙地主垂干旄。
绛帐后堂延弟子,春装别墅拥贤豪。
何处山川不留饮,何处风光能荐寝。
花落时粘缥绿笺,杯翻只污蒲桃锦。
尔时闾井多欢娱,尔家弟兄犹读书。
长星出天十年内,经过旧地百不如。
江上更番起戎队,河南学馆今芜废。
地主才高落网罗,门生产尽归阛阓。
君家少父识人稀,白鹿腾空人事非。
频年落第常留醉,几夜浮桥独送归。
此情此日堪怜处,故人上官得陵署。
从今见忆直须来,几日相过那便去。
春酒春灯花月深,离愁今夕动春心。
亲知报李非无玉,直笑栽桃未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