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沔鄂将归先寄故园诸子·其二》
《从沔鄂将归先寄故园诸子·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相思莫遣鹧鸪来,咫尺南中见越台。

雪至三城频作雨,花生五岭总成梅。

离支酒为高堂熟,孔雀屏因上客开。

歌舞人祠东莞伯,閒同珠浦一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从沔鄂将归先寄故园诸子》组诗的第二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沔鄂,归乡途中对故园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相思莫遣鹧鸪来”,以鹧鸪的叫声象征离别与相思,表达了诗人不愿让这凄凉的叫声打扰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接着,“咫尺南中见越台”一句,通过空间距离的缩短,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家乡的深切眷恋,即使近在咫尺,心中的越台(可能指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物)依然清晰可见。

“雪至三城频作雨,花生五岭总成梅”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中的风土人情的观察与感受。雪至三城,雨频作,花在五岭,梅满枝,这些景象既是自然界的变换,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离支酒为高堂熟,孔雀屏因上客开”两句,通过离支酒(可能是指当地特产的酒)和孔雀屏(装饰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风俗和亲人的怀念。离支酒为高堂熟,意味着家中的长辈已经准备好了美酒佳肴,等待诗人的归来;孔雀屏因上客开,则暗示了家中为了迎接客人而精心布置,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关爱与期待。

“歌舞人祠东莞伯,闲同珠浦一徘徊”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家乡的场景:人们在祠堂里载歌载舞,庆祝诗人的归来;而诗人则在珠浦边悠闲地徘徊,享受着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与宁静。这一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亲人团聚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思乡之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对酒吟仿崔国辅体

年年勤种秫,酿得山中酒千斛。

醯鸡似解主人欢,先报罗浮春已熟。

独醒千古未为长,朝生暮死谁言速。

堪笑昂藏八尺躯,不及瓮头一微物。

(0)

旅夜

谁怜漂泊客,江上忆归时。

生事杯中过,愁容镜里知。

凉风侵草阁,残月上花枝。

寂寞何曾寐,空山听子规。

(0)

八景总会

仙榻嵷巃锁雾轻,象眠垣处北郊坪。

河拖云影浮空汉,石荡湖光彻底澄。

饮海金牛窥月啸,排山天马驾霄行。

连峰叠叠雄州概,龟渚洪流比渭清。

(0)

寄邓升仲作四首·其三

平生肝胆向谁论,一顾长怀伯乐恩。

已许此身酬国士,肯将长剑负夷门。

(0)

答刘使君

落日迷春树,天涯忆去年。

揶揄空自诧,衰病有谁怜。

旧业堪招隐,新诗解入禅。

知君未得意,共结小山缘。

(0)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其三

什千罗绮尽成尘,闾巷疏疏复贺新。

惊喜七襄留得在,太平天子万年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