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灉湖山寺》
《灉湖山寺》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ōngshān
táng / zhāngshuō

kōngshāndàoxīnshēngtiáoyáoniǎoshēng
chánshìcóngláichénwàishǎng

xiāngtáishìshìzhōngqíng
yúnjiāndōnglǐngqiānxúnchūshùnánpiànmíng

ruò使shǐcháoyóuzhījiāngluózānyīng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林。
寂历:寂静。
道心:内心深处的宁静。
虚谷:遥远的山谷。
迢遥:遥远。
香台:供奉香火的祭坛。
世中情:世俗的情感。
云间:云雾之间。
东岭:东边的山岭。
千寻:极高。
树里:在树林中。
南湖:南方的湖泊。
巢由: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
萝薜:野生植物,象征隐居生活。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象征仕途。
翻译
寂静的山林唤起内心的宁静,遥远的山谷回荡着野鸟的鸣叫声。
修行的禅房向来只为超脱尘世而欣赏,香案怎能承载世俗的情感。
云雾缭绕的东岭直插云霄,南湖在树林掩映下泛着明亮的光。
如果巢父、许由知晓这隐逸之志,他们定不会舍弃山野生活去换取官场的荣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定之境,诗人在空寂的山中寻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宁静。"虚谷迢遥野鸟声"一句,通过远处回荡的野鸟鸣叫,烘托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的"禅室从来尘外赏"表明诗人在这座山寺中找到了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享受。"香台岂是世中情"则强调了这种精神体验的纯粹性,不染尘世的情感牵绊。

接下来的两句"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描写了山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心境的开阔。这里的"东岭"和"南湖"都是虚指,其实是用来烘托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珍视,并非轻易以凡俗的荣华代替。这里的"巢由"指的是隐逸之士,"萝薜"和"簪缨"都是世间的繁文细节,象征着功名利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心灵自在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数诗分题二首

一邑临襄汉,青衫正少年。
二毛侵鬓发,披雾始窥天。
三接龙光远,瞳眬白日边。
四门方杂沓,羔雁贲林泉。
五斗安微禄,虽贫志浩然。
六韬聊自试,有策佐平燕。
七札穿强弩,诸君必凯旋。
八荒驰贡篚,恩旨罢戈鋋。
九九期君用,惭非命世贤。
十官何敢望,於此卜归田。

(0)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重画道林秋景二首

铃齐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

(0)

伏中作二首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0)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

半掩船逢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
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0)

新安铺三首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辉百倍凉。
山木交加无意绪,故教疏影到人床。

(0)

次韵和杨公济见赠三首

虢略先生不讳穷,咏歌尧舜舆时逢。
传呼满道今为使,敛板登门亦见容。
南浦清波辉玉树,西齐新酿入金锺。
临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驱驰叔夜慵。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