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此檐间雨,骤兹山下溪。
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云变看苍狗,泥深听竹鸡。
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
积此檐间雨,骤兹山下溪。
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云变看苍狗,泥深听竹鸡。
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雨中四首》之一,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和听觉,生动地展现了雨后的混乱与宁静交织。"积此檐间雨"描绘了雨水从屋檐滴落的连续性,"骤兹山下溪"则写出雨势使山下的溪流湍急。"真成乱昏昼"反映出雨天光线不明,天地模糊,"何止碍轮蹄"则暗示道路湿滑,行路艰难。
"云变看苍狗"运用比喻,形容云层翻滚如同苍狗(古人常以苍狗形容快速变化的云),"泥深听竹鸡"则写出了雨后竹林中的声音,竹鸡鸣叫显得格外清晰,因为泥泞使得其他声音被掩盖。
最后两句"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无法置身于纷扰的世间,只能在雨中寻求片刻的宁静,"政尔合栖栖"暗含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山野的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
动离思、春生远岸,烟销残日。
杨柳结成罗带恨,海棠染就胭脂色。
想深情、幽怨绣屏间,双鶒鸂。
春水绿,春山碧。
花有恨,酒无力。
对一奁愁思,九分孤寂。
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玉泪应偷滴。
倩东风、吹雁过江南,传消息。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
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
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剗地无书读。
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
黄封酒,生朝禄。
金缕唱,生朝曲。
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
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
问恁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汉天云静,望一星飞过,湘南湘北。
当是郴山猿鹤梦,唤起日边消息。
羽扇纶巾,浩然乘兴,此意无人识。
扁舟千里,但闻清夜横笛。
记得天上人间,去年今日,曾作称觞客。
明月风烟依旧似,只觉蓬莱悬隔。
更恐明朝,诏黄飞下,趣驾冲霄翼。
衮衣剑履,望公长在南极。
十日狂风雨。
扫园林、红香万点,送春归去。
独有荼_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
早杨柳、趁晴飞絮。
可奈暖埃欺昼永,试薄罗衫子轻如雾。
惊旧恨,到眉宇。
东风台榭知何处。
问燕莺如今,尚有春光几许。
可叹一年游赏倦,放得无情露醑。
为唤取、扇歌裙舞。
乞得风光还两眼,待为君、满把金杯举。
扶醉玉,伴挥尘。
梦里骖鸾驭。
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隐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
杏花杨柳,对东风染尽、一年春色。
弹压烟光三万顷,谁识清都仙伯。
夜泛银潢,手移星纬,飞堕从天阙。
御风乘兴,偶然身到乡国。
二年人乐升平,舞台歌榭,处处红牙拍。
寿酒千觞斟不尽,一醉何妨今夕。
更约明年,凤皇池上,去作称觞客。
梅花折得,赠君调鼎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