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歌出塞,天险是居庸。
但觉峰回转,不知山几重。
风沙迷猎骑,堠堞隐边烽。
落日荒烟合,愁听岭外钟。
驱车歌出塞,天险是居庸。
但觉峰回转,不知山几重。
风沙迷猎骑,堠堞隐边烽。
落日荒烟合,愁听岭外钟。
这首清代叶正夏的《出居庸北口》描绘了诗人驱车穿越居庸关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驱车歌出塞”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随着车辆前行,他歌唱着进入了险峻的关隘——居庸关。接下来的“天险是居庸”强调了此地的地理形势之险要。
“但觉峰回转,不知山几重”两句通过描绘山路曲折,峰峦叠嶂,暗示了行进中的艰难与探索未知的奇妙。诗人沉浸在自然景观中,只顾欣赏眼前的奇峰异岭,忘记了究竟翻过了多少重山。
“风沙迷猎骑,堠堞隐边烽”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特有的景象,风沙弥漫,使得打猎的队伍难以辨识,远处的烽火台也显得模糊不清。这既增添了旅途的神秘感,也暗含了边疆的不安定因素。
最后,“落日荒烟合,愁听岭外钟”以傍晚时分的落日余晖与荒烟融合,营造出一种寂寥而苍茫的氛围。诗人听到远方山岭上传来的钟声,不禁勾起了思乡之情和对未知边疆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淡淡的愁绪。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誇不朽。
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
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
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
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
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