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拈花,勾贼破家。迦叶微笑,声前失照。
雪峰辊毬,双放双收。玄沙未彻,眼中拔屑。
云门顾鉴,递相脱赚。俱胝竖指,全无巴鼻。
遮一队汉,敌国家财。
世尊拈花,勾贼破家。迦叶微笑,声前失照。
雪峰辊毬,双放双收。玄沙未彻,眼中拔屑。
云门顾鉴,递相脱赚。俱胝竖指,全无巴鼻。
遮一队汉,敌国家财。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世尊拈花,勾贼破家",通过佛陀拈花和盗贼破家的比喻,暗示了佛法的智慧能揭示世间真相,如同打破迷惑。"迦叶微笑,声前失照",描绘了迦叶尊者对佛法领悟的微妙瞬间,笑容中超越了言语表达的界限。
"雪峰辊毬,双放双收",形象地展示了禅修中的空性观念,如雪峰滚珠般圆融无碍,既有释放又有收摄。"玄沙未彻,眼中拔屑",则批评那些修行尚浅的人,未能深入理解佛法,眼中还残留着世俗的尘埃。
"云门顾鉴,递相脱赚",指的是云门宗的禅师们通过问答引导弟子悟道,彼此之间相互启发,但又需警惕落入语言陷阱。"俱胝竖指,全无巴鼻",形容俱胝大师以手指指示真理,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非依赖外在形式。
最后两句"遮一队汉,敌国家财",看似荒诞,实则寓意深刻,指出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物质财富衡量的,它超越了一切对立和争夺。
整体来看,这首偈颂寓言丰富,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顿悟的特点。
正三月、落花飞絮。岁岁魂销,绿波南浦。
剩有红笺,断肠留得断肠句。
一江春水,量不尽、情如许。
欲别更徘徊,但泪眼、盈盈相觑。日暮。
纵归舟不远,已抵万重云树。
无眠强睡,怕辜负、翠衾分与。
想别后、独自归来,对罗帐、凄凉谁语。
只两地相思,挑尽一灯疏雨。
朔风乍起,烟树半凋,寂寞碧霄高迥。
触目伤怀,那是去年愁病。一声声、怎识飞鸿信。
谩损却、青山远绿,伴取琼台妆镜。梦断残更警。
料万里同云,倍增凄冷。荏苒流光,误了素娥纤影。
更天涯、归计浑难定。
但点缀、窗前绿萼,任幽人闲领。
麂眼篱边,蛩声阶畔,又见凤仙开矣。
寻遍露丛轻摘,碎捣金盆,染成霞腻。
似唾绒点点,早一夜、春生纤指。
惹檀郎、时泥人看,惊笑是弹红泪。七夕星期又是。
乞巧筵前,女伴穿针偷比。
更较唇间脂晕,臂上砂痕,一般妍媚。
怕猩红易褪,遮莫向、银塘频洗。
试瑶琴、月底携来,弹作落花流水。
雨雨风风,花花草草,一番春梦谁怜。
濛濛庭院絮如烟,多化作、彩云飞散。
闲凝盼、底事缠绵。薶愁地,埽将旧恨,付与啼鹃。
瘦人天气,落花时节,似水华年。
想个侬,病起悄立阑边。
判几许、泪珠缄裹,知多少、绿怨红残。
游丝袅,韶华难绾,幽思上眉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