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双扉静,秋声远到门。
星流天亦动,云涌月疑奔。
独酌亲花影,微吟伴竹轩。
村深更漏寂,虫语匝墙根。
入夜双扉静,秋声远到门。
星流天亦动,云涌月疑奔。
独酌亲花影,微吟伴竹轩。
村深更漏寂,虫语匝墙根。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宁静与神秘氛围。首联“入夜双扉静,秋声远到门”以“静”字开篇,营造出夜晚的寂静氛围,随后以“秋声”点明季节,通过声音的传递,将外界的动态引入室内,形成一种内外交融的意境。
颔联“星流天亦动,云涌月疑奔”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星辰的移动和云层的涌动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整个天空都在动态中,月亮似乎也在奔跑,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想象力。
颈联“独酌亲花影,微吟伴竹轩”转而描写诗人独自饮酒赏花,轻声吟诵的情景,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尾联“村深更漏寂,虫语匝墙根”以深夜的村庄为背景,通过“更漏”的滴答声和远处虫鸣的交织,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在夜晚依然活跃,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月夜下自然界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