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陆无从因喜李季常归自岭外》
《次韵酬陆无从因喜李季常归自岭外》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旧学君鱼转是师,竹西一赴十年期。

法曹尚忆梅花阁,隐士多能桂树诗。

频向江波烹鲤腹,似怜山朋妒蛾眉。

北来渐有罗浮信,为访磨崖问叔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次韵酬陆无从因喜李季常归自岭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陆无从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李季常回归的喜悦之情。

首联“旧学君鱼转是师,竹西一赴十年期”,诗人以“君鱼”比喻友人,表达出对友人的尊敬和亲密关系,同时暗示了友人如同老师一般给予自己启发。竹西,地名,此处借指友人离开之地,十年期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间之长的感慨。

颔联“法曹尚忆梅花阁,隐士多能桂树诗”,通过“法曹”与“隐士”的对比,展现了友人陆无从在官场与隐逸生活中的不同身份与追求。梅花阁与桂树诗,则分别象征着高洁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颈联“频向江波烹鲤腹,似怜山朋妒蛾眉”,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友人通过书信交流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情感的细腻关怀。烹鲤腹,意指通过书信传递消息;山朋妒蛾眉,暗喻友人对他人情感的担忧或嫉妒。

尾联“北来渐有罗浮信,为访磨崖问叔之”,诗人期待友人带来罗浮山的消息,并表示愿意亲自前往探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关心。磨崖,可能是指友人居住地的自然景观,叔之则是对友人的称呼,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交流与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重逢、情感交流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真挚的情感,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客中生日寄金陵长安诸故人三首·其三

经年作客在天涯,回首京都却似家。

鹁鸽井边春草湿,芜蒌亭上夕阳斜。

议兵不分输荀况,作吏何因让赵奢。

多谢故人留我意,肯将裘马付烟霞。

(0)

出济南城留别诸友

从此征衣不染尘,临岐回首一伤神。

难忘历下多名士,况爱明湖似故人。

秋柳社残余酒债,荏山驿冷独吟身。

来年觅得仙源路,应及桃花再问津。

(0)

送苏门之和州

草长刘繇浦,花明魏武祠。

离情江月共,孤艇野鸥知。

斑竹初生日,鲥鱼已尽时。

遗风询土著,谁继水曹诗。

(0)

寒夜追和伯姐见寄韵

暮天萧索雁南飞,叶尽长林宿鸟稀。

霜月渐临寒漏永,疏灯自照远钟微。

同心苦恨成暌隔,薄俗凭谁问是非。

荏苒年华春欲老,镜中白发苦相依。

(0)

读史四首·其一李龟年

散序《霓裳》出月宫,重逢岐薛按秋风。

汉官不独威仪在,犹有梨园旧乐工。

(0)

常州晓发

晓雾白连天,濛濛湿如雨。

不见弄舟人,但闻琵琶橹。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