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湖杂诗》
《东湖杂诗》全文
明 / 陈熙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乍浦瀛壖曲,遥连芦沥场。

迎船桑叶白,系缆菜花黄。

塔影开初地,钟声落上方。

孤城非铁瓮,先事慎提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东湖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人文活动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乍浦瀛壖曲,遥连芦沥场”,点出了东湖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曲折的海岸线上,与远处的芦苇湿地相连,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静谧的氛围。这里的“瀛壖”指的是海边或湖边的低洼地带,“芦沥场”则暗示了芦苇生长的湿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广阔的自然景象。

颔联“迎船桑叶白,系缆菜花黄”,进一步描绘了东湖周边的田园风光。船只在湖面上穿梭,岸边的桑树叶子呈现出一片洁白,而系缆之处的菜花则绽放着金黄色的花朵,色彩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颈联“塔影开初地,钟声落上方”,转而描述了东湖附近的人文景观。远处的佛塔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开启了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而悠扬的钟声则从高处传来,落在了某个隐秘的所在,增添了几分宗教的庄严与宁静。这一联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宗教元素,赋予了东湖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尾联“孤城非铁瓮,先事慎提防”,则以东湖附近的“孤城”作为收尾,表达了对历史与安全的思考。虽然这里并非坚不可摧的铁瓮之城,但在古代,对于防御和安全的重视依然不可或缺。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安全意识的提醒,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这首《东湖杂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东湖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安全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熙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调笑令

人静。人静。剩有窗前梅影。罗帏生怕春寒。

忘却三更月残。残月。残月。可似昨宵清断。

(0)

如梦令.戏题团扇六首·其二

泼墨亲描团扇。聊把病怀消遣。

画出牡丹枝,不耐粉匀脂染。清减。清减。

添了一分妍倩。

(0)

浪淘沙.桂花

清露洗晨妆。金粟初黄。广寒分种向雕廊。

携手试来花下立,袖惹天香。翠叶拂银床。

占断秋光。一枝亲折赠檀郎。

他日宫花探上苑,一样芬芳。

(0)

菩萨蛮

杜鹃啼遍枝头血。伊人惆怅关山别。不信见时难。

深宵灯影寒。欲归归不得。耿耿还相忆。

相忆转相怜。离愁年复年。

(0)

长亭怨慢.次步华夫人韵

正惆怅、绿迷烟树。梦隔红楼,暗愁如许。

燕子衔花,此时春满画桥路。

旧游难续,还只恐、流莺去。

独自立苍苔,记那日、弓鞋同步。延伫。

怨东风易老,两地锦笺慵赋。恹恹意绪。

但镜里、恨添眉宇。

闭闲门、暗数韶光,枉过了、几番晴雨。

又满院浓荫,生怕蝶来都误。

(0)

浣溪沙.秋闺

索索西风射碧纱。疏疏短雨趁风斜。

染来秋色满庭阶。

惊懒蜻蜓谁主使,催勤络纬孰教他。

征人那得不思家。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