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竹盈门,寒泉迸石。此老何为,居之终日。
泉知说法,竹亦能禅。洞山五位,临济三玄。
脩竹盈门,寒泉迸石。此老何为,居之终日。
泉知说法,竹亦能禅。洞山五位,临济三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画面,以"脩竹"和"寒泉"作为主要意象,展现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高洁。"盈门"的修竹象征着君子的节操,而"迸石"的寒泉则寓意着生活的清苦与坚韧。诗人自问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整日居住于此,暗示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泉知说法"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泉水智慧,暗示它能洗涤心灵,传达佛法的教诲;"竹亦能禅"则进一步强调竹子也能领悟禅意,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最后两句"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则是借用了佛教禅宗的典故,表明诗人深谙禅宗的修行境界,洞山和临济都是禅宗大师,五位和三玄则是他们的教法精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禅宗理念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禅修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僧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朱楼矫首隘八荒,绿酒一举累百觞,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
墨翻初若鬼神怒,字瘦忽作蛟螭僵;宝刀出匣挥雪刃,大舸破浪驰风樯。
纸穷掷笔霹雳响,妇女惊走儿童藏。
往时草檄喻西域,飒飒声动中书堂。
一收朝迹忽十载,西掠三巴穷夜郎。
山川荒绝风俗异,赖有酒美犹能狂,醉中自脱头上帻,绿发未许侵微霜。
人生得丧良细事,孰谓老大多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