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高起大明宫,万世规柍万国同。
数仞门墙宵汉上,几声钟鼓雨烟中。
欲登堂陛窥宗庙,似蹑楷梯上太空。
此曰弥高还共仰,独惭卓尔隔帘栊。
大明高起大明宫,万世规柍万国同。
数仞门墙宵汉上,几声钟鼓雨烟中。
欲登堂陛窥宗庙,似蹑楷梯上太空。
此曰弥高还共仰,独惭卓尔隔帘栊。
这首诗描绘了对文庙的崇敬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庙的庄严与神圣。诗人以“大明高起大明宫,万世规柍万国同”开篇,将文庙置于历史长河的中心,象征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庙作为知识与智慧象征的普遍认同。
接着,“数仞门墙宵汉上,几声钟鼓雨烟中”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文庙在夜空中的巍峨形象和晨钟暮鼓在雨雾中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文庙的崇高与神秘。
“欲登堂陛窥宗庙,似蹑楷梯上太空”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接近文庙,探索其中深邃智慧的强烈愿望,将文庙比作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暗示了文庙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与智慧的源泉。
最后,“此曰弥高还共仰,独惭卓尔隔帘栊”两句,诗人感慨于文庙的高度与伟大,虽然心存敬仰,却因自身局限而难以真正触及,表达了对文庙之高不可攀的谦逊与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庙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思考。
往者观鱼曾泛洞庭舟,鲸飞蛟舞令人愁。
不似君家玩新画,满眼泼泼仍悠悠。
风急欲牵流荇碧,窗虚可数金鳞密。
柳花吹动浪微生,云气流空墨犹湿。
不须把钓凌烟波,对此其如秋夜何。
万顷波涛翻白屋,长篙棹月来相过。
君不见圣代恩波及鱼鸟,久矣龟龙在宫沼。
池边试问吮毫人,壁间变化春雷晓。
笑山人木鸡心事,年来敛觜藏距。
幽花细草聊娱目,小圃更无闲土。膏泽溥。
岂天为司晨,偏与钟奇古。无人起舞。
对寂寂园池,萧萧风雨,竦立为谁怒。
三生梦,犹绕尸乡栖处。昂然几欲掀举。
挼丹蹙锦头颅好,叶叶旧时毛羽。天已许。
待海日升时,飞上桃都树。人间凝伫。
看叫白东方,却来平地,千载不容腐。
叹萍蓬、此生无定,年年客里重九。
南来北去风沙梦,弹指已成白首。谁有酒。
都唤起、一天秋色开林薮。还开笑口。
对满意青山,多情黄菊,莫唱渭城柳。
龙钟态,也向人前叉手。思量难以持久。
东涂西抹皆倾国,只有效颦人丑。嗟汝叟。
今误矣,江亭好去藏衰朽。鸣鸡吠狗。
尽里社追随,何须更说,鼻醋吸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