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年得雪意殊佳,天亦终怜田父家。
是处连云畦宿麦,一时积水散空花。
预占饼饵真堪喜,若比琼瑶未足誇。
我正坐须来岁麨,夜中踏瓮喜无涯。
饥年得雪意殊佳,天亦终怜田父家。
是处连云畦宿麦,一时积水散空花。
预占饼饵真堪喜,若比琼瑶未足誇。
我正坐须来岁麨,夜中踏瓮喜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牟巘在饥荒之年遇到大雪时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对农民生活的关照与恩赐。
首句“饥年得雪意殊佳”,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在粮食歉收的年份,一场及时的大雪带给人们的惊喜与希望。接着,“天亦终怜田父家”一句,将自然界的降雪与人间的苦难联系起来,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是处连云畦宿麦,一时积水散空花”描绘了大雪覆盖田野的景象,连绵的雪花如同云朵般覆盖着麦田,积雪融化后形成积水,仿佛空中的花朵散落,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预占饼饵真堪喜,若比琼瑶未足誇”两句,诗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雪后可以制作饼饵的期待与喜悦,同时将雪比作珍贵的琼瑶,但又谦逊地表示雪的价值无法与琼瑶相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谦虚的态度。
最后一句“我正坐须来岁麨,夜中踏瓮喜无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丰收的期待与喜悦。他坐在酒瓮旁,想象着来年的粮食丰收,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在艰难岁月中人们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雪降临的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民生活变化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刻关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