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不获显,众人害其上。
世事风波纷荡漾,变化无方何可状。
公旦金縢功罔判,伏波铜柱师何壮。
周王汉帝岂不明,谗言入耳心不谅。
骨肉天亲尚有疑,他人岂得无迁放。
生命飘蓬随所向,繁华谁保不凋丧。
何为坐叹行复嗟,郁陶终日忧讥谤。
忠信不获显,众人害其上。
世事风波纷荡漾,变化无方何可状。
公旦金縢功罔判,伏波铜柱师何壮。
周王汉帝岂不明,谗言入耳心不谅。
骨肉天亲尚有疑,他人岂得无迁放。
生命飘蓬随所向,繁华谁保不凋丧。
何为坐叹行复嗟,郁陶终日忧讥谤。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行路难五首(其四)》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忠诚与信任在世事变迁中的困境。诗中提到“忠信不获显”,表达了对公正美德不被世人认同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世事风波”和“变化无方”,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事的无常。“公旦金縢”和“伏波铜柱”是典故,象征着古代贤臣的功绩,然而即使如周公、伏波将军般英勇,也难免遭受谗言的侵扰,暗示了明君也可能被蒙蔽。
“周王汉帝岂不明”一句看似肯定,实则蕴含讽刺,因为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无法逃脱被小人左右的命运。诗人进一步指出,连骨肉亲情都可能因谣言而生疑,更何况他人,流露出对人性背叛的无奈。接下来,“生命飘蓬”、“繁华凋丧”等词,寓言人生如浮萍,难以掌控,繁华易逝,令人感叹。
最后,诗人以“何为坐叹行复嗟”收束,表达了对无尽忧虑和对他人的讥讽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哲理意味。
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
云间独坐卧,只是对山松。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仙掌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
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
百尺原头酒色殷,路傍骢马汗斑斑。
别君只有相思梦,遮莫千山与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