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路。还见翠冷侵苔,荫交迷树。
残蝉凄咽高柯,院桐未陨,新凉处处。忍停伫。
曾记绽桃春晚,笑窥帘户。
而今已觉秋多,画梁旧燕,临风倦语。
吹度荷香如醉,闹红亭馆,罗衣轻舞。
桑海泪中相看,人半新故。蛛尘罥壁,谁问笼纱句。
重回首、鸥乡过影,莎阶联步。逝水飘花去。
题襟尽有,吟情醉绪。平剪愁半缕。
斜照敛、无端西风催雨。闷怀又结,一天云絮。
长堤路。还见翠冷侵苔,荫交迷树。
残蝉凄咽高柯,院桐未陨,新凉处处。忍停伫。
曾记绽桃春晚,笑窥帘户。
而今已觉秋多,画梁旧燕,临风倦语。
吹度荷香如醉,闹红亭馆,罗衣轻舞。
桑海泪中相看,人半新故。蛛尘罥壁,谁问笼纱句。
重回首、鸥乡过影,莎阶联步。逝水飘花去。
题襟尽有,吟情醉绪。平剪愁半缕。
斜照敛、无端西风催雨。闷怀又结,一天云絮。
这首《瑞龙吟》描绘了秋初时节,陪同者游览沪西园林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与人文气息。
开篇“长堤路”,点明了游览的路径,接着“还见翠冷侵苔,荫交迷树”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绿意虽在,但已带上了几分寒意,树荫交错,仿佛迷宫一般。残蝉的哀鸣,桐叶未落,新凉四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忍停伫”一句,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之情,紧接着回忆起春天时桃李盛开,笑窥帘户的情景,对比之下,如今的秋天似乎多了几分萧瑟。“而今已觉秋多,画梁旧燕,临风倦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旧年的燕子在秋风中显得疲惫,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吹度荷香如醉,闹红亭馆,罗衣轻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风吹过,荷香弥漫,亭台楼阁间,女子轻盈起舞,展现了秋天独有的静美与生机。然而,“桑海泪中相看,人半新故”又将这种美好置于了时间的流转之中,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蛛尘罥壁,谁问笼纱句”则通过蛛网的痕迹,隐喻了岁月的痕迹,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忆。最后,“重回首、鸥乡过影,莎阶联步。逝水飘花去。题襟尽有,吟情醉绪。平剪愁半缕。斜照敛、无端西风催雨。闷怀又结,一天云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饥鼠窥残灯,寒犬踏枯叶。
小室拥燎炉,清笳下危堞。
老人素多疾,举动常畏怯。
衣裘视寒燠,日夜自调燮。
食必按本草,下箸未尝辄。
体安疾自去,药石无此捷。
敢学李轻车,霸亭夜游猎。
况如马新息,万里听鸢跕。
欲求神气住,先戒事物接。
宁为子光瘖,不效啬夫喋。
明晨一杯粥,趺坐横白氎。
无鱼何足道,为尔歌长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