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夙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
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
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南游夙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
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
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这首清代诗人王文诰的《从博罗取道游罗浮山》描绘了诗人南游罗浮山的梦境般体验。首句“南游夙梦罗浮境”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向往已久,仿佛这次旅程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成真。次句“发轫还疑梦里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似乎连启程都像是在梦境中进行。
“仙蝶蘧蘧因我化”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自己比作能化蝶的仙人,暗示了旅途中的超凡体验和与自然的亲近。而“名山面面为谁开”则写出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仿佛专门为诗人而展现,展现了山的灵性和诗人的情感交融。
“莲须拈出三千品”借莲花的繁多品种寓言人生的丰富多样,而“华首参齐五百台”则可能暗指修行或参悟的层次,以五百座佛塔象征深奥的智慧。最后两句“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认为自己的旅程不仅是为了个人的修行,更是为了济世救民的才能得以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游历罗浮山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济世理想。
空名适自误,寡识冒天刑。
应念投沙客,多愧鲁连生。
感此三叹息,泪满逐臣缨。
白日在青天,为君前致辞。
我本草间人,幸遭圣明时。
投躯寄天下,远为千载期。
一度浙江北,茫然使心悲。
世路成奔峭,万姓危朝霜。
修蛇横洞庭,独坐伤激扬。
六驳食猛虎,剪棘树兰芳。
献书入金阙,著论谈兴亡。
浮云蔽紫闼,虹霓掩天光。
黄金消众口,青蝇遂成冤。
其事竟不就,小节岂足言。
松柏本孤直,虬龙盘古根。
瑶草寒不死,犹怀明主恩。
老子轻裘豪且雄,挽弓射龙江水中。
落日半壁翻江赤,巫峡明月啼?狨。
中原一发渺何许,峨岷万里来秋风。
古云剑阁罪真宰,盗贼窃据今无同。
地生度量固人力,全活民命天为忠。
健儿倒戈喜多梦,归来散马关之东。
燕然铜柱亦细事,致君尧舜臣之功。
野夫甘守西山饿,再见庶物回冲融。
庶几乎再见庶物回冲融。
缅求先民迹,体德异通玄。
自非孔聃志,所造孰无愆。
伊余实闇劣,秉算昧几先。
言念恭人德,惴惴戒重渊。
徒隆守已朴,罔达济时权。
顺正不尤物,任道故乐天。
务光以洁湛,梅生智自全。
箕子狂为奴,何必屈父贤。
未周群物情,且复徇已偏。
人命几何时,金石忽以迁。
永言保贞素,庶明松柏坚。
眷念携手益,用嗣北风篇。
阮生婴组緤,陶子去东皋。
简性轻物务,牵役使心忉。
缅余沈中疚,偃息悦蓬蒿。
嘉荐忝章句,虚劣愧时髦。
虽释负担勤,所患职司劳。
案牍殊停滞,觚管间时操。
昨者铨衡召,辞谢未云遭。
绵薄惧遗愆,绳宪安可逃。
履贵常近辱,执要思戒挠。
古人亦何求,抱关窃所饕。
申诫周任言,写心输素毫。
将贻沮溺哂,无为谢徂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