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谢尘鞅,坐诵圣贤书。
妙年陟府署,服食犹休居。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
惟静故能定,有容当在虚。
而虚乃非空,养之贵安舒。
苟能充至理,德业将有余。
子本西蜀珍,西南散簪裾。
问知其方俗,有若邻华胥。
教化本自然,匪学故有初。
况彼声教敷,封疆常晏如。
清秋武昌郊,氛雾夕开除。
谁能不重别,执手以踟蹰。
扫地谢尘鞅,坐诵圣贤书。
妙年陟府署,服食犹休居。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
惟静故能定,有容当在虚。
而虚乃非空,养之贵安舒。
苟能充至理,德业将有余。
子本西蜀珍,西南散簪裾。
问知其方俗,有若邻华胥。
教化本自然,匪学故有初。
况彼声教敷,封疆常晏如。
清秋武昌郊,氛雾夕开除。
谁能不重别,执手以踟蹰。
这首元代范梈的《赠宣掾蒲锳还静虚山房》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蒲锳归隐静虚山房的赞赏与祝福。首句“扫地谢尘鞅”形象地写出友人摆脱世俗事务的轻松,接着“坐诵圣贤书”表现了他沉浸于学问的宁静生活。诗人称赞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高尚品格,即使在官署中也保持修心养性。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的居所环境,充满自然与学术的气息。接下来的诗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虚怀若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内心清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安定和充实。诗人鼓励友人以平和的心态滋养自我,这样才能在道德和事业上有所成就。
最后,诗人回忆起友人来自西蜀,如同西南之地的珍宝,他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教化,使得风俗淳朴,社会安宁。在武昌清秋之际,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我本冥寂士,放情事神仙。
时餐金鹅蕊,屡览化人篇。
迅足迢迢凌峻岭,一夜飞度最高顶。
夜半见日金银台,天鸡咿喔群籁静。
琴心三叠真箓成,手把芙蓉游太清。
虎鼓瑟兮螭作驾,霓为衣兮云为軿。
仙之人兮朝玉京,骑赤色龙上天行。
愿寄一书谢王母,琼笈请授东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