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经夜雨,独往步春泥。
天岸日将出,田家鸡更啼。
孤烟行处起,旷野望中低。
犹喜逢樵客,相将过数溪。
前山经夜雨,独往步春泥。
天岸日将出,田家鸡更啼。
孤烟行处起,旷野望中低。
犹喜逢樵客,相将过数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山中独自行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首句“前山经夜雨,独往步春泥”描绘了山中经过一夜雨水洗礼后的景象,山色朦胧,空气清新,诗人独自一人踏着湿润的春泥前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着,“天岸日将出,田家鸡更啼”两句,日出东方,曙光初现,远处的田间传来鸡鸣声,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日出与鸡鸣,一明一暗,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孤烟行处起,旷野望中低”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时所见的景象。孤烟从某处升起,在广阔的田野上显得格外孤单,又因为空旷的视野而显得更为低矮,这种景象既体现了环境的辽阔,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犹喜逢樵客,相将过数溪”一句,诗人遇到了砍柴的旅人,彼此相伴,共同穿越了几条溪流。这一转折不仅为单调的旅途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互动,也寓意着在孤独的旅途中,偶遇的友人能带来慰藉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其在孤独旅程中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渴望。
小孤洲前春水绿,泛湖小船如小屋。
白头渔父不解愁,往来捕鱼湖水头。
得鱼换米纳官税,妻孥衣食长优游。
大儿十三学网罟,小女七岁能摇橹。
江口赛神夜吹角,村边卖鱼朝打鼓。
雨来维梢依古岸,风起鸣榔入长浦。
荻芽短短桃花飞,鳜鱼上水鲥鱼肥。
脍鱼烧笋醉明月,蛮歌唱和声咿咿。
月明在天光在水,但愿年年只如此。
无风无浪安稳眠,湖中有鱼鱼得钱。
高彬魁梧身七尺,秀眉丰颊盈广额。
几年共食越江鱼,此中同作钟陵客。
钟陵上国要路津,出门大道连青云。
交游脱略旧时辈,拜揖尽是英豪人。
小年一字都不识,近日能诗兼读易。
看君意志肯如此,世人见者谁不识。
平生于我最知己,旅邸浮沉托生死。
得钱慷慨即相赠,归家不问妻与子。
玉壶美酒桃花春,酣歌每到清夜分。
冲人侠气俨郭解,不信穷愁如有神。
人生穷达何足道,微名于世须亦早。
但怜零落故山云,未得相从逐幽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