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
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
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
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
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这首《踏莎行·月下看梅,叠前韵》由清代诗人张玉珍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赏梅的雅致画面。
首先,“横笛声边,梅开遍了”,笛声悠扬,梅香四溢,满眼皆是盛开的梅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霜雪装扮得洁白无瑕。这句诗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洁的氛围。
接着,“千林妆点霜华皎”,千树万树的梅花如同霜雪般皎洁,点缀在林间,展现出梅的清丽脱俗之美。这里运用了“妆点”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如同精心打扮的女子,美不胜收。
“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月亮似乎也对梅花产生了怜爱之情,在深夜时分特意送来清冷的月光,为梅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雅。这里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水面上的倒影稀疏,梅香悄悄地沾染在衣袖上,暗示着赏梅之人沉浸在梅香之中,难以自拔。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赏梅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孤吟只合花前好。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独自吟唱,只适合在花前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诗人仿佛已经置身于罗浮山中,无需再寻找那里的仙境,因为此刻的赏梅体验已经足够美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赏梅的绝美画卷,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诗人的雅致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