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黄复绿,垂丝密且繁。
花落幽人径,步隐将军屯。
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
聊持暂攀折,空足忆中园。
长条黄复绿,垂丝密且繁。
花落幽人径,步隐将军屯。
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
聊持暂攀折,空足忆中园。
这首诗描绘了杨柳的美丽景象与夜晚的宁静氛围,充满了诗意与情感。
首句“长条黄复绿”,生动地展现了杨柳枝条的颜色变化,从黄色转为绿色,展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接着,“垂丝密且繁”一句,描绘了杨柳垂下的细长枝条密集而繁茂,仿佛是大自然的织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花落幽人径,步隐将军屯”两句,通过“花落”与“步隐”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步隐将军屯”则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过往,两者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深沉与历史的厚重。
“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山谷在夜晚显得更加幽暗,远处传来铜钲的声音,而高风中传来的笛声则显得格外响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动态并存,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最后,“聊持暂攀折,空足忆中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怀念之情。诗人暂时折取一枝杨柳,却只能在心中回忆起那片美丽的花园。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和夜晚景象的渲染,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
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
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
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