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阶蛩语声呜咽。玉炉香尽天街寂。明月半窥帘。
思乡人未眠。望云空伫立。岁岁伤离别。
生小本多愁。听风怕到秋。
露阶蛩语声呜咽。玉炉香尽天街寂。明月半窥帘。
思乡人未眠。望云空伫立。岁岁伤离别。
生小本多愁。听风怕到秋。
这首《菩萨蛮(其二)簪茉莉美人》由清代诗人陆珊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首先,“露阶蛩语声呜咽”,露水覆盖的台阶上,秋虫的鸣叫声低沉哀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玉炉香尽天街寂”,香炉中的香已燃尽,街道上一片寂静,更显出夜的深沉与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寂寞。
“明月半窥帘”一句,将月光拟人化,仿佛月亮也对主人公的思乡之情有所感知,悄悄地从窗帘的一角窥视,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思乡人未眠”,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思念家乡,难以入眠,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望云空伫立”,主人公站在云端之下,凝望远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似乎什么也找不回,这种空茫的期待与失落感跃然纸上。“岁岁伤离别”,年复一年,每一次离别都让人心痛,强调了离别之苦的持久性。“生小本多愁”,从小性格就敏感多愁,为后文的情感铺垫,说明主人公的忧郁气质自幼便存在。
最后,“听风怕到秋”,害怕听到秋天的风声,因为这预示着离别的季节即将来临,再次强调了对离别的恐惧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离别的恐惧,以及其内在的多愁善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之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