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化城阁》
《化城阁》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钟声。

百里见秋毫,搆云有高营。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

俛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大江蟠㠌根,旋流自成浪。

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

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向。

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

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

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

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

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chéng
sòng / wángānshí

cénggōngpíngfēnghuíliǎngànwénzhōngshēng

bǎijiànqiūháogòuyúnyǒugāoyíng

huàchéngruòhuàchūyǎngpānyuèxíng

xiàngshìjiāngbēnzhòngshānyáoxiāngyíng

jiāngpánxiānggēnxuánliúchénglàng

quèlüèluócuìpíngxiùzhuàng

léngjiāhǎizhōngshānjiǒngchūxiāohànshàng

zhōngyǒutíngtiānlóngjìnhuí

zāiwǎngzuòmiǎonánwàng

yōngyǎnnánshùyòuchǎndiézhàng

dēnglínwàngchāochàng

shǎoniánshí屿zuòshī

kōng怀huáiyānnéngguǒwéiyǒurénzhī

注释
曾宫:昔日宫殿。
凭风回:随风回荡。
闻钟声:听到钟声。
秋毫:极微小的事物。
搆云:云层之上。
高营:高大的军营。
化城:幻化的城市。
化出:显现出来。
仰攀:抬头仰望。
日月行:日月运行。
俛视:俯瞰。
大江奔:大江奔流。
遥相迎:远远迎接。
蟠㠌根:盘绕山根。
旋流:旋转的水流。
浪:波浪。
罗翠屏:排列如屏风的山峦。
迥出:高耸。
霄汉:天空。
不死庭:长生不老的庭院。
天龙:神话中的龙。
回向:朝向。
惜哉:可惜。
渺难望:难以触及。
拥掩:遮挡。
恕宥:宽恕。
铲叠嶂:铲平群山。
登临:登山眺望。
怊怅:惆怅。
孤屿:孤岛。
题诗:题写诗句。
空怀:空有情怀。
焉能果:怎能实现。
故人:老朋友。
翻译
曾经宫殿凭借风的吹拂,两岸回荡着钟声。
百里之外也能看见细微的事物,云端之上有高高的军营。
化城如同幻化而出,仰望日月仿佛在行走。
俯瞰大江奔腾,群山远远地迎接。
大江如巨龙盘绕山根,旋涡激起层层波浪。
罗翠屏般的山峦错落,各具秀丽的姿态。
楞伽海中的山峰高耸入云,超越了天空。
山中隐藏着长生不老的庭院,天龙都朝向这里。
可惜不能前往,只能侧身远望,心生遗憾。
群山阻隔难以宽恕,我心想要铲平这些屏障。
独自登高无言以对,每次眺望都满怀惆怅。
忽然想起少年时光,孤独的小岛上题写诗句。
空有情怀无法实现,只有老朋友能理解。
鉴赏

《化城阁》是一首描绘江景和个人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北宋时期文学的高超艺术造诣。

首句“曾宫凭风回”设定了一种空阔、开阔的场景,化城阁在风中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回响。紧接着,“两岸闻钟声”则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

“百里见秋毫,搆云有高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其中秋意浓厚,山势巍峨。诗人的视野开阔,他似乎能够洞察千里之外的景色和高耸入云的宫殿。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化城在这里不仅是实体的建筑,更像是心灵的寄托,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理想之所。

“俛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中,大江和众山构成了一幅流动而又静谧的画面。诗人的眼光从高处俯瞰,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接着,“大江蟠㠌根,旋流自成浪”则描绘了江水的力量与美丽,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更像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中的“罗翠屏”可能是指山峦或宫阙,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多彩世界的赞美之情,每一处景致都有其独特的风采。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中的“楞伽海中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在这里,它更像是诗人心灵所寄托的一方净土。它高耸而超脱,仿佛可以触及天界。

“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向”则引出了一个神秘的场所——不死之庭,这里充满了仙境般的幻想色彩,是诗人对永恒与生命极致追求的象征。

然而,“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一句,又带来了一种无奈和不易。诗人虽然心向往之,但现实中的自己只能坐在原地,望着那遥不可及的理想世界而感慨。

“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中,“拥掩”二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无力感。诗人想要去触摸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但又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

“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沉默与复杂情感。每一次登临高处,看到那熟悉而又遥远的风景,都会引起深深的感慨。

最后,“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一句,让人感到一种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诗人在这里回望自己的过往,那些年轻时写下的诗篇如今看来,是多么的珍贵与难得。

“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则是全诗的一个总结。诗人的这些情感和记忆,似乎只能由那些懂他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这是一种对生命、友谊和时间深刻理解的表达,是一首诗中难得的温馨与深情。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四四时幽居即景

江村好,集霰景偏佳。

松径风寒堆白玉,纸窗梦冷绽梅花。扫雪煮新茶。

(0)

菩萨蛮·其一春夜

柳丝轻漾纱窗影。篆痕低绕云屏锦。风细晚烟晴。

奁开宝镜明。玉阶堆湿翠。露腻花如醉。

帘卷曲阑低。月移林影迷。

(0)

虞美人·其一庚申七夕后二日,辟寇南玉港村居,卧病感怀

凄凉时节凄凉雨。人在凄凉里。荒村无处访秋花。

只有豆棚瓜架、是生涯。安排砚墨应无地。

麋鹿为群已。牙签玉轴委泥沙。

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

(0)

忆江南·其三寄外

人去也,人去驿迢遥。

曲曲琴心弦上语,斑斑情泪镜中潮。谁寄与红绡。

(0)

菩萨蛮·其一

绣窗一夜春眠足。晕红娇褪双腮玉。帘外雨如烟。

落花三月天。画梁新燕语。也学喁喁绪。

愁煞未归人。传书乏锦鳞。

(0)

十六字令·其八分题作

虫。露冷阶前泣晓风。凄凄语,商略过残冬。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