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轩天仗引儒生,烟树阴浓百啭莺。
避雨荷衣趋禁闼,垂檐御柳覆宫城。
龙蛇入草风云起,日月重瞳衮绣明。
此地丝纶近清切,何人吐哺下群英。
临轩天仗引儒生,烟树阴浓百啭莺。
避雨荷衣趋禁闼,垂檐御柳覆宫城。
龙蛇入草风云起,日月重瞳衮绣明。
此地丝纶近清切,何人吐哺下群英。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一幅宫廷景象。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临轩时的场景,以及文臣儒士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
首句“临轩天仗引儒生”,开篇即点出皇帝亲临,仪仗庄严,引领着儒生们进入宫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接着,“烟树阴浓百啭莺”一句,通过描绘烟雾缭绕的树木和欢快鸣叫的黄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与宫廷的庄严肃穆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避雨荷衣趋禁闼,垂檐御柳覆宫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文臣儒士在宫廷中的生活情景。他们身着荷衣,在雨中匆匆赶往宫廷,可见其勤勉与忠诚。同时,御柳垂檐,覆盖着整个宫城,既体现了宫廷的宏伟壮观,也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稳固。
“龙蛇入草风云起,日月重瞳衮绣明。”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文臣儒士比作龙蛇,寓意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如同龙蛇般深邃且充满力量。风云起则暗示着他们的思想与策略如同风云变幻,灵活多变。同时,日月重瞳衮绣明,不仅描绘了宫廷的辉煌与富丽堂皇,也象征着皇帝的睿智与威严。
最后,“此地丝纶近清切,何人吐哺下群英。”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身边文臣儒士的赞美之情。此地丝纶,指的是皇帝身边的决策与治理,清切则形容其公正无私。何人吐哺下群英,则是对那些能够迅速响应国家召唤,为国效力的文臣儒士的高度赞扬。整首诗通过描绘宫廷景象与文臣儒士的生活,展现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社会的风貌,以及对贤才的重视与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