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
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
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
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
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
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
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小镇春天的景象。开篇“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两句,设置了一种时节和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被大自然温柔包围的小村庄之中。
接着,“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地方的闭塞与自然融合的特点。"市门犹碍石"表明这里的商业活动并不繁盛,而是被大自然所包围,市场的存在几乎感觉不到;“耕垄尽依山”则形象地展示出农业生产紧密依附于山势之上的景象。
第三句“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偏远和自然生态的宁静。"地僻"说明这里的位置偏僻,不易到达;"荆榛秀"则是形容地方荒凉,但同时又有一种野趣之美;"人稀鱼鸟闲"则直接点出了这里的人烟稀少,自然生物却悠然自得。
最后,“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忘返。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遇到一位贤能的官吏,这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幸运;"沉醉不知还"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这里完全放松自己,享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田园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