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宁遣兴三首·其三》
《永宁遣兴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

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

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

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0)
注释
花县:地名,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春:春季。
曾:曾经。
到:到达。
人家:住户,村落。
幽谷:隐蔽而宁静的山谷。
市门:城镇的门。
犹:仍然,还。
碍:阻碍。
石:石头。
耕垄:耕地的田垄。
地僻:地方偏僻。
荆榛:荆棘和灌木,形容荒凉。
秀:秀丽,茂盛。
人稀:人烟稀少。
鱼鸟闲:鱼鸟生活自由,无拘无束。
贤:贤能的。
令尹:古代官职,相当于县令。
沉醉:深深沉浸。
不知还:忘记回来。
翻译
我曾在春天造访过花县,那里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中。
街市上的门还被石头阻碍,田地里的农夫们都依山而耕作。
这里地处偏僻,杂草丛生,人烟稀少,鱼鸟显得格外悠闲。
幸好遇见了贤明的县令,让我沉醉其中,竟忘了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小镇春天的景象。开篇“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两句,设置了一种时节和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被大自然温柔包围的小村庄之中。

接着,“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地方的闭塞与自然融合的特点。"市门犹碍石"表明这里的商业活动并不繁盛,而是被大自然所包围,市场的存在几乎感觉不到;“耕垄尽依山”则形象地展示出农业生产紧密依附于山势之上的景象。

第三句“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偏远和自然生态的宁静。"地僻"说明这里的位置偏僻,不易到达;"荆榛秀"则是形容地方荒凉,但同时又有一种野趣之美;"人稀鱼鸟闲"则直接点出了这里的人烟稀少,自然生物却悠然自得。

最后,“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忘返。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遇到一位贤能的官吏,这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幸运;"沉醉不知还"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这里完全放松自己,享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田园山水画卷。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上鼓山国师偈兼请师和之

无形无本亦无名,日用驱驱不暂停。

对面向人多不识,纵横自在转分明。

权时来寄君家宅,万种千般是事能。

认取当来真本性,一时抛弃事皆行。

(0)

示学偈

瞎眼善解通,聋耳却获功。

一体归无性,六处本来同。

我今齐举唱,方便示汝浓。

相传佛祖印,继续老胡宗。

(0)

拟寒山·其三

谁信天真佛,兴悲几万般。

蓼花开古岸,白鹭立沙滩。

露滴庭莎长,云收溪月寒。

头头垂示处,子细好生观。

(0)

寄钟陵光僧正颂

西山巍巍兮耸碧,漳水澄澄兮练色,对现分明有何极。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一占鸟第二十二

伯劳鸟,闹噪在军前。

大祸预知须早觉,不逾两月事应然,此象理关天。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九占月第十二

十五夜,月缺不团圆。

一面凸凹三两处,近臣怪怨夺君权,急究反情原。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