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只说谁花好,君把青芦砌下栽。
鸣雁也知人好事,几时衔得入关来。
长安只说谁花好,君把青芦砌下栽。
鸣雁也知人好事,几时衔得入关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题公美庭前芦》。诗中以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泛指繁华之地)的花事为背景,通过写公美庭前种植的青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长安只说谁花好"暗示了外界对于名花的赞誉,而"君把青芦砌下栽"则转向了朴实无华的芦苇,显示出诗人对平凡之美的欣赏。
"鸣雁也知人好事"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理解人的能力,它们似乎知道主人的好意,期待着能将青芦之美带回关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以芦苇自比,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在美的高尚情操。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
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
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
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
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
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
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少年有志封侯,弯弓欲挂扶桑外。
一朝敛缩,萧然清兴,了无拘碍。
袖里阴符,枕中鸿宝,功名蝉蜕。
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
阆苑醉乡佳处,想当年、绿阴犹在。
君仙寄语,不须点勘,鬼神功罪。
碧海千寻,赤城万丈,风高浪快。
待踞龟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
倦整摩天翼。
笑归来、点画亭台,按行泉石。
落落元龙湖海气,更著高楼百尺。
收揽尽、水光山色。
曾驾飙车蟾宫去,几回批、借月支风敕。
斯二者,惯相识。
玲珑窗户青红湿。
夜深时、寒光爽气,洗清肝膈。
似此交游真酒落,判与升堂入室。
有万象、来为宾客。
不用笙歌轻点涴,看仙翁手搦虹霓笔。
吟思远,两峰碧楼对两峰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