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仙台》
《望仙台》全文
宋 / 黄非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台前高岳宅神仙,叠石诛茅对碧巅。

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

彩鸾呼侣归残照,野鹤□□下紫烟。

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xiāntái
sòng / huángfēixióng

táiqiángāoyuèzháishénxiāndiéshízhūmáoduìdiān

yúnfēnrénguǎnxiánchángdòngláitiān

cǎiyīngguīcánzhào□□xiàyān

shuíshípántáozuìshēnchùliúlángfēngshuāngquán

鉴赏

这首诗名为《望仙台》,是宋代诗人黄非熊所作。诗人以神仙居所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画面。首句"台前高岳宅神仙",形象地写出仙台坐落在高山之上,仿佛是神仙的居所。"叠石诛茅对碧巅",通过叠石和茅草屋的细节,展现出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以及周围的碧绿山峰。

接下来的两句"云雾不分人去路,管弦长动雨来天",运用了云雾和音乐的意象,暗示了仙台所在之地的超凡氛围,仿佛人间的管弦声在云雨中回荡。"彩鸾呼侣归残照",描绘了日落时分,鸾鸟呼唤同伴的情景,增添了诗意的动态感。

最后一句"谁识蟠桃最深处,刘郎风骨已双全",点明了仙台的中心——蟠桃园,暗指这里可能隐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刘郎风骨已双全",借用了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刘郎(刘晨)般的高尚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台的神秘与超然,流露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非熊
朝代:宋

黄非熊,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自号南溪处士。仁宗庆历间读书三岛村,得方广岩之胜,作十咏传于世。事见明万历《福州府志》卷五。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蝶恋花.同云阁在上海十日因记其事

忆昔高楼明镜里。弹指光阴,戏作拈花地。

故卷红帘惊睡起。远山那及眉峰翠。

似有天涯沦落意。一段箫声,说尽人间事。

细磨麋丸催扇字。侯生去后桃花死。

(0)

田家小饮·其四

寒烟高树外,流水小桥西。

绕屋田三亩,窥园茶一畦。

饷无童子黍,食有丈人鸡。

为与东邻约,相将更杖藜。

(0)

溪上

向晚溪上立,湍濑咽筝筑。

暧暧夕阳昏,微微澹烟矗。

瞑色低上衣,秋籁虚振木。

驱犊去遥村,归樵下层麓。

雀投灌丛栖,犬守篱根宿。

故人溪北住,青苍绕松竹。

将往拟搴裳,孤彴浸寒绿。

隔水试相呼,开门秉残烛。

言约诘旦来,秫穫酒新漉。

独返寂无侣,山阿妨却曲。

迂折沿溪行,循涂往来熟。

掉头凉月高,照我林东屋。

(0)

送汪均之内兄入闽

碧虚澹澹烟苍苍,桃李满树杨柳黄。

美人明镜愁新妆,况逢别离牵罗裳。

我闻瘴雨蛮烟荒,蛟蜃吐纳爰居翔。

仙霞峻绝淩太行,海中明月生寒芒。

气候不似水云乡,毋快壮游轻遐方。

请君为我尽一觞,我歌君饮心傍徨。

锦帆十幅张牙樯,天涯日日遥相望。

(0)

读杜工部集四首·其二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

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

谏草无人见,朝班有梦归。

十年秦蜀路,又逐楚云飞。

(0)

六言·其五

涉世已知踰限,读书元自不多。

幸可浇花种竹,还思列戟鸣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