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窑头系客船,静中黄卷夜忘眠。
开头正值阳来复,水色山光媚晚天。
十日窑头系客船,静中黄卷夜忘眠。
开头正值阳来复,水色山光媚晚天。
这首诗描绘了景德镇瓷器烧制地的宁静夜晚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深切感受。首句“十日窑头系客船”以“十日”点明时间之长,暗示了瓷器烧制过程的艰辛与漫长,而“窑头系客船”则形象地展示了瓷器烧制地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作为外来者的身份。接下来,“静中黄卷夜忘眠”一句,通过“静”字强调了环境的宁静,而“黄卷”则可能暗指书籍或知识的积累,这里或许是在比喻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瓷器文化的深入理解。夜晚的“忘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独特场景的沉浸与痴迷。
“开头正值阳来复”中的“阳来复”可能是指太阳即将升起,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更替,也寓意着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新起点,预示着作品即将出炉,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最后一句“水色山光媚晚天”则是对景德镇周围自然风光的赞美。水色与山光相互映衬,构成了美丽的晚景,这里的“媚”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迷人与吸引人之处。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景德镇瓷器烧制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地所感受到的宁静、知识的渴望、对新事物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
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
醉倚舵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
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
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
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
桂棹桃溪归後,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
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
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