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诗人再次攀登微王峡,感受到了山峦间的寒冷与翠雾相伴。山壁被云雾侵袭,显得格外庄严,而那些碧绿的树木则如同鳞片一般排列,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古老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这里的"石状古"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而"地僻禽声怒"则描绘了远离尘嚣的人烟稀少,连鸟兽的声音都显得有些愤怒或是孤独。
最后两句"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表达了诗人在这山谷中度过了一整天,而未遇到任何行人。水流在山谷间缓缓流淌,显得格外宁静而又孤寂。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他通过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隔绝、与自然为伴的向往。
嬴秦焚经传二世,孟蜀尊经传二世。
腐儒苦怨天梦梦,天眷原不私文字。
我观广政经,成一百十二。
?翠墨未完,蜀社置毋家,百万黄金钱。
但为新朝儒学地,先石后木劳手民,到今石木无一存。
盲左诗礼出炱朽,捃拾旧数赵黄陈。
庐江刘翁欧赵选,收揽《周官》及三传。
艺风师是今柳东,钩考异同泐成卷。
我徒见跋未见经,骨不可揣从声听。
经兴经废等亡国,樊榭诗在吾听荧。
年衰才退奈此石经何,西望蜀碧年年多。
自我来太平,十日五巡乡。
一到松门城,六夜宿箬簧。
凡再至三至,新河及新场。
足迹遍东南,更涉大陈航。
乘风破海浪,百里犯重洋。
兼至隘顽城,除夕食不遑。
鸣琴易鸣笳,谁云不下堂。
每每督队出,有如事戎行。
前行列营哨,到处联团防。
炮声雷訇匉,旗影风飞扬。
冒雨群如沐,犯雪冻欲僵。
我劳民未安,中夜起徬徨。
且喜入新年,暂可息尘忙。
行行复至郡,乃为迎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