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
观身空翠间,宿霭避巾屦。
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
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
观身空翠间,宿霭避巾屦。
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僧的宁静画面。开头两句“僧房尚闻声,云扃已通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僧房与尘世的隔绝,以及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古道,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观身空翠间,宿霭避巾屦”则是诗人在山中观察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宿霭"指的是夜晚的云雾,而"巾屦"则代表了尘世的烦恼和污染,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不须蹑回踪,径自通仙路”则直接点出了诗人追求的一种超然物外、通往仙界的精神境界。在这里,“蹑回踪”意味着不必留恋世间的痕迹,而"径自通仙路"则是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多做修饰即可达到的高尚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房生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翠奁空、红鸾蘸影,嫣然弄妆晚。
雾鬟低颤。
飞嫩藕仙裳,清思无限。
象床试锦新翻样,金屏连绣展。
最好似、阿环娇困,云酣春帐暖。
寻思水边赋娟娟,新霜□旧约,西风庭院。
肠断处,秋江上、彩云轻散。
凭谁向、一筝过雁。
细说与、眉心杨柳怨。
且趁此、菊花天气,年年寻醉伴。
身到瑶池。
正□永芙蓉,跕素鸾飞。
绿云淡笼波面,鸳影差差。
青冥世界,向龙宫、涌出江妃。
凝望久,夜凉如水,人间惆怅芳时。
池上方壶仙伯,是珊珊月佩,绰棹冰肌。
重来碧环胜处,笑引琼卮。
谁歌白雪,坐中客、赛过玄晖。
醉归也,玉绳低转,晓风轻拂荷衣。
银菟分竹,是君王亲付。
州在扶舆最清处。
紫云楼、记取天语丁宁,襦绔手,好好为吾摩拊。
望公如望月,见说郴江,父老多时问来暮。
旌旆试初凉,紫马西来,青丝络、秋风满路。
早桔井丹成入仙班,有乔木前芳,事须公做。
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
何似过、赏心佳处,依约湖阴。
东望寒光缥缈,烟水阔、短笛销沈。
阑干近,胜时种柳,清到如今。
凌波又成误约,自佩环飞去,暗想遗音。
重省江城倦客,醉拥秋衾。
谁家一掬红泪,孤雁远、湿逗罗襟。
石城晓,数声又递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