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材无稚菀,斤斧日相求。
大器将谁晦,危生亦幸留。
贞心天月皎,壮气海涛秋。
岳观秦时树,凭君当卧游。
山材无稚菀,斤斧日相求。
大器将谁晦,危生亦幸留。
贞心天月皎,壮气海涛秋。
岳观秦时树,凭君当卧游。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诗人以“山材无稚菀,斤斧日相求”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松树在山中生长,不受人为破坏的自然状态。接着,“大器将谁晦,危生亦幸留”两句,表达了对松树虽处险境却能幸存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大器晚成之人的感慨。诗人进一步赞美松树的“贞心天月皎,壮气海涛秋”,将松树的高洁品质与大海的壮阔气势相提并论,凸显其精神的崇高与力量的宏伟。最后,“岳观秦时树,凭君当卧游”则寄寓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鼓励人们像诗人一样,通过想象和心灵的游历,去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颂扬,以及对历史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