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摧霜,寒风败叶,楼头一雁初鸣。
偶来嘹呖,何事恰关卿。
惆怅沙平月落,衡阳路、几点峰青。
还堪忆,江枫渔火,只影傍人明。伶俜。
山枕上,梦回酒醒,哀韵偏清。
更阶前蛩语,林外秋声。
同是一般憔悴,算只少、猿叫三更。
从今去,湘流曲折,莫近小窗横。
细草摧霜,寒风败叶,楼头一雁初鸣。
偶来嘹呖,何事恰关卿。
惆怅沙平月落,衡阳路、几点峰青。
还堪忆,江枫渔火,只影傍人明。伶俜。
山枕上,梦回酒醒,哀韵偏清。
更阶前蛩语,林外秋声。
同是一般憔悴,算只少、猿叫三更。
从今去,湘流曲折,莫近小窗横。
这首《满庭芳·闻雁》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夜晚听到雁鸣时的凄凉与感慨。
开篇“细草摧霜,寒风败叶,楼头一雁初鸣”,以自然景象起笔,霜降草枯,寒风吹过凋零的落叶,一只孤雁在楼头初鸣,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偶来嘹呖,何事恰关卿”,雁鸣声突然传来,似乎触动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出下文的思绪。
“惆怅沙平月落,衡阳路、几点峰青”两句,将目光转向远方,月落沙平,雁行指向衡阳,远处山峰点点,景色虽美,却也增添了离愁别绪。接下来“还堪忆,江枫渔火,只影傍人明”,回忆起往昔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只有孤影相伴,更加凸显了孤独与寂寞。
“伶俜。山枕上,梦回酒醒,哀韵偏清”,在山枕之上,梦醒后酒意未消,雁鸣之声格外哀伤,清冷而悠长。紧接着“更阶前蛩语,林外秋声”,阶前蟋蟀低吟,林外秋风呼啸,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悲凉。
“同是一般憔悴,算只少、猿叫三更”,与眼前的景象相比,仿佛少了猿猴在三更时分的哀啼,但这种寂静中的哀愁同样让人感同身受。最后“从今去,湘流曲折,莫近小窗横”,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从今往后,湘江的曲折水流不要再靠近那扇小窗,寓意着希望远离孤独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作者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孤独、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湖春水浮翠烟,柳丝千尺繫渔船。
渔歌唱得归来篇,龙湖秋月浸寒玉。
桂花香压樽中绿,琴声弹作高山曲。
斯人何似似飞仙,是谁妙手分清妍。
人间今日画图传,薛荔分阴网茆屋。
露泻空青沐松菊,白鹤归来晨自沐。
苍龙玩珠湖水寒,虹光飞逗霜毫端。
赋诗写遍青琅玕,世上功名舞豪杰。
白发青衫腰屡折,谁肯山中采薇蕨。
君心直与古人期,朱颜绿鬓人莫窥。
如何画史能相知,彭郎意匠自奇绝。
使我一见神飞越,小山招隐歌三叠。
我家更在深山深,彭郎何日能相寻。
画我高秋桂树林,桂林近接龙湖上。
与君杖屦共往还,何须更看青松障。
《题龙湖小影图赠刘文周》【元·郭钰】龙湖春水浮翠烟,柳丝千尺繫渔船。渔歌唱得归来篇,龙湖秋月浸寒玉。桂花香压樽中绿,琴声弹作高山曲。斯人何似似飞仙,是谁妙手分清妍。人间今日画图传,薛荔分阴网茆屋。露泻空青沐松菊,白鹤归来晨自沐。苍龙玩珠湖水寒,虹光飞逗霜毫端。赋诗写遍青琅玕,世上功名舞豪杰。白发青衫腰屡折,谁肯山中采薇蕨。君心直与古人期,朱颜绿鬓人莫窥。如何画史能相知,彭郎意匠自奇绝。使我一见神飞越,小山招隐歌三叠。我家更在深山深,彭郎何日能相寻。画我高秋桂树林,桂林近接龙湖上。与君杖屦共往还,何须更看青松障。
https://shici.929r.com/shici/gpSDu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