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里莫春天,桑柘村村绿似烟。
分茧称丝将有日,吴蚕今已起三眠。
杜鹃声里莫春天,桑柘村村绿似烟。
分茧称丝将有日,吴蚕今已起三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首句“杜鹃声里莫春天”通过杜鹃的鸣叫,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氛围,但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似乎在叹息时间的流逝。接着,“桑柘村村绿似烟”则展现出桑树和柘树随风摇曳,叶子如同轻纱一般,呈现出一种柔美而飘渺的景象。
第三句“分茧称丝将有日”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茧指的是蚕豆,称丝则是指蚕丝,即蚕吐丝织茧的过程,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最后一句“吴蚕今已起三眠”则写出了蚕已经完成了三次蜕变,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成长。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境深远,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还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成长的感慨。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炎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蠆挥钜铁。
昔年怨声常满耳,纷纷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远人,坐令盗贼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抚之如子不须嗔。
吏民欲欺亦不忍,出言洞见胸中真。
要图书问久已绝,人皆巧中渠宁拙。
优游黄卷有余欢,此志不回端截铁。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毅然竟把刀头舞,百日梦归今日真。
依前瘦马登高绝,未应却笑此行拙。
邑人脂膏子弗求,况是丘侯帽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