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其三》
《迓王书史六邑劝课回四绝·其三》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杜鹃声里莫春天,桑柘村村绿似烟。

分茧称丝将有日,吴蚕今已起三眠。

(0)
注释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厉,常在春季出现。
春天:温暖的季节,万物复苏。
桑柘:古代主要的养蚕树种,桑树和柘树。
绿似烟:形容绿色浓郁,像烟雾一样朦胧。
吴蚕:江南地区(古称吴地)的蚕。
三眠:蚕生长周期中的三次休眠期之一。
翻译
杜鹃鸟的啼叫声中,春天似乎并未远去。
每家每户的桑柘树林翠绿如烟雾弥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首句“杜鹃声里莫春天”通过杜鹃的鸣叫,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氛围,但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和无奈,似乎在叹息时间的流逝。接着,“桑柘村村绿似烟”则展现出桑树和柘树随风摇曳,叶子如同轻纱一般,呈现出一种柔美而飘渺的景象。

第三句“分茧称丝将有日”表达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茧指的是蚕豆,称丝则是指蚕丝,即蚕吐丝织茧的过程,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最后一句“吴蚕今已起三眠”则写出了蚕已经完成了三次蜕变,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成长。

整首诗语言细腻,意境深远,不仅描绘出自然景象,还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成长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炎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

汗血神驹卓锥耳,去似苍崖决积水。
据鞍年少笑西征,神仙中人梅氏子。
平生胸抱不由人,点额再归曾未嗔。
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无识真。
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会使狗偷扫地无,不须蜂蠆挥钜铁。

(0)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
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和谢吏部

昔年怨声常满耳,纷纷女巫未沉水。
天教我侯慰远人,坐令盗贼化君子。
期年仁政遍人人,抚之如子不须嗔。
吏民欲欺亦不忍,出言洞见胸中真。
要图书问久已绝,人皆巧中渠宁拙。
优游黄卷有余欢,此志不回端截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修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谢杨休三首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毅然竟把刀头舞,百日梦归今日真。
依前瘦马登高绝,未应却笑此行拙。
邑人脂膏子弗求,况是丘侯帽无铁。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