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湖仙.题放庵上人红豆词卷》
《石湖仙.题放庵上人红豆词卷》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石湖仙

春愁天样,将红豆词吟,愁归天上。

红板桥西帘飏,最关情处,绿窗有人争唱。

吟红叫紫,尽舞絮、沾泥无恙。梅放。

把一樽、檐际相赏。

南朝许多烟景,被啼莺、梳乾柳浪。

千古兴亡,只抵斜阳片晌。

且趁疏狂,朝眠碧嶂,暮敲乌榜。

闲骋望,一生著屐几两。

(0)
鉴赏

这首《石湖仙》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巧妙地结合了红豆与愁绪,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词的开篇“春愁天样”,以“天样”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愁绪之深广,仿佛可以与天空相媲美。接下来,“将红豆词吟,愁归天上”,红豆常被视为相思之物,此处借红豆词抒发愁绪,愁绪似乎也随着红豆词一同飞向了天际。这种构思,既展现了红豆词的魅力,又巧妙地将愁绪与红豆词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红板桥西帘飏,最关情处,绿窗有人争唱。”红板桥、飞扬的帘幕、绿窗中争唱的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触动。这里的“最关情处”,不仅指出了情感的集中点,也暗示了词中情感的深刻与复杂。

“吟红叫紫,尽舞絮、沾泥无恙。”这一句通过“吟红叫紫”的动作,以及“舞絮、沾泥”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热烈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这里的“无恙”二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情感状态的一种寄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梅放。把一樽、檐际相赏。”梅花开放的场景,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与词人的情感相呼应。在檐际相赏,既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南朝许多烟景,被啼莺、梳乾柳浪。”南朝的烟景,被啼莺和梳理的柳浪所点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千古兴亡,只抵斜阳片晌。”这句话将历史的兴衰与个人的情感置于斜阳的短暂之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永恒价值的追寻。

最后,“且趁疏狂,朝眠碧嶂,暮敲乌榜。闲骋望,一生著屐几两。”词人倡导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朝眠于碧嶂之间,还是暮敲乌榜,都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一生著屐几两”的问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生活真谛的探寻。

综上所述,《石湖仙》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采桑子·三山山下闲居士

三山山下闲居士,巾履萧然。
小醉闲眠。
风引飞花落钓船。

(0)

感皇恩·春色到人间

春色到人间,彩_初戴。
正好春盘细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
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
凤阁鸾台看除拜。
对衣裁稳,恰称_纹新带。
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0)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0)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敧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衰病逢春都不记。
谁谓。
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
携手。
与君看到十分开。
少壮相从今雪鬓。
因甚。
流年羁恨两相催。

(0)

长相思·云千重

云千重。
水千重。
身在千重云水中。
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
耳未聋。
得酒犹能双脸红。
一尊谁与同。

(0)

长相思·桥如虹

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
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