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焦吏部造朝·其二》
《送焦吏部造朝·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火云赫赫汗衣流,人望公来望有秋。

契托棣华承缱绻,辞陈桑土愿绸缪。

行为霖雨千畴足,坐解西风一段忧。

从此江头波浪息,柳边赢得伴沙鸥。

(0)
翻译
烈日炎炎,汗水湿透衣衫,人们期待着您的到来,希望秋天的到来能带来凉爽。
您如同棣花般亲密,承诺承担深情厚谊,陈述着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希望能长久维系。
您的行动如甘霖滋润千顷田地,一解秋风吹来的忧虑。
从此江面平静无波,您在柳树边悠闲,与沙鸥为伴,享受宁静的生活。
注释
火云赫赫:形容夏日烈日炽热。
汗衣流:因炎热而汗水湿透衣物。
契托棣华:比喻亲密关系,棣华象征兄弟情深。
承缱绻:接受并承载深厚的情感。
辞陈桑土: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承诺。
愿绸缪:希望长久维系和紧密相连。
行为霖雨:比喻人的行为像雨水般滋润。
一段忧:指解除某人的忧虑。
江头波浪息:形容江面平静。
柳边赢得伴沙鸥:在柳树旁过上悠闲的生活,与沙鸥为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思念。开篇"火云赫赫汗衣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种急促而迫切的情态,如同烈日炎炎下汗流浃背,表现出诗人在送别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接着"人望公来望有秋"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寂寞,人们都在期待着朋友的归来,而这种期待中却又夹杂着秋天的萧瑟,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心境的写照。

"契托棣华承缱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像古代贵族之间结成的盟约一样坚不可摧。"辞陈桑土愿绸缪"进一步强调了这份情谊,不仅是在语言上的交流,更是在泥土之上生长的根系般的牵挂。

"行为霖雨千畴足,坐解西风一段忧"两句则转向诗人在送别之后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行动中如同大雨一般充沛的快意,另一方面,在安静中却难以排遣心中的忧虑,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绪。

最后"从此江头波浪息,柳边赢得伴沙鸥"两句则描写了送别之后的宁静与孤独。波浪停止,水面变得平静,而诗人在柳树旁获得了一份安慰,那些小鸟成为了他唯一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精妙结合,展现了送别之情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桃庄行

桃庄西头多古墓,下冇死人常不寤。

墓前松柏尽为薪,墓下牛羊时满路。

牛羊下上牧竖歌,古碑无字空峨峨。

棺中白骨萦烂草,殉瑶知入豪门多。

豪门豪门心未巳,犹课僮奴日侵毁。

辇石取泥无厌时,古墓为田新墓起。

劝君为墓当益固,愿君莫学桃庄墓。

(0)

烈风七章悯吴孝子廷用·其四

母侧儿不来,儿悲无已时。

升高望母居,路远莫见之。

浮云暗邦国,远树含悲飔。

白日忽西昃,景在桑榆期。

顾瞻起长叹,吞声泪涟洏。

(0)

宿荷塘铺

茅屋零星十数家,溪山深处有公衙。

一杯煖脚还高咏,稿就灯前字半斜。

(0)

游虎丘

名山不用多妆点,景物由来自有真。

客到山巅僧未觉,野烟笼树鸟啼频。

(0)

午日白岩司马招饮于天界寺席上次宁庵宗伯韵

高云阁雨试朝晴,宝地清凉即化城。

江不择流看欱纳,鸟犹求友听嘤鸣。

衣冠已尽东南美,歌舞兼容雅俗更。

聊把闲情付游衍,永持忠赤赞升平。

(0)

瀛洲会次丰原学先生韵

开遍春花麦正秋,钟山晴翠满芳洲。

地灵合有群仙会,景胜那无七字收。

净洗玉盘行海错,徐开霜匣看吴钩。

年来自笑无灵气,敢躐丹梯出一头。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