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却暑暑不去,阑街振箑号狂奴。
城头白气勃勃吐,海水汤沸山为垆。
藤床桃簟多败绩,竹姬染汗先模糊。
群蝇讻讻昼作市,对食谁能操匕箸。
五弦不散虞后风,九阍真折桓公翅。
谁言汉皇勤远略,东海西头尚高阁。
安得长风驾远游,醉挟冰壶上寥廓。
闭门却暑暑不去,阑街振箑号狂奴。
城头白气勃勃吐,海水汤沸山为垆。
藤床桃簟多败绩,竹姬染汗先模糊。
群蝇讻讻昼作市,对食谁能操匕箸。
五弦不散虞后风,九阍真折桓公翅。
谁言汉皇勤远略,东海西头尚高阁。
安得长风驾远游,醉挟冰壶上寥廓。
这首明代诗人石珝的《苦热行》描绘了夏日酷暑难耐的场景。首句“闭门却暑暑不去”写出了即使关闭门窗也无法阻挡炎热侵袭的无奈,接着“阑街振箑号狂奴”形象地刻画出人们挥扇驱热如疯狂的情态。诗人通过“城头白气勃勃吐,海水汤沸山为垆”比喻天气炽热,仿佛城头蒸腾的热气和翻滚的海浪都在沸腾。
“藤床桃簟多败绩,竹姬染汗先模糊”进一步描绘室内的情景,藤编的床和竹席因高温而破败,连竹席上的图案也因出汗而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群蝇讻讻昼作市”以群蝇的喧闹声渲染了夏日的烦扰,人们连吃饭都感到无法静心,用词生动。
“五弦不散虞后风,九阍真折桓公翅”运用典故,借虞舜时代的音乐和桓公被蚊子叮咬的故事,表达对酷暑的厌倦。最后两句“谁言汉皇勤远略,东海西头尚高阁”讽刺皇帝只顾奢华享受,不顾百姓疾苦,东海边的高楼阁并未带来清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夏日酷热的困扰以及对统治者疏于民生的批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社会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