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四首·其四》
《拟寒山四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0)
鉴赏

这首诗《拟寒山四首(其四)》由宋代僧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修行的深刻思考。

首句“见道即修道”,点明了修行的起点在于认识到真理或正道,并立即付诸实践。这不仅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外在行为的修正,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无心谁悟心”一句,揭示了悟道的奥秘。悟道并非依赖于外在的心灵活动,而是从无心的状态中自然流露出来。这里的“心”既指个体的意识,也涵盖了宇宙万物的本质。悟道的过程是内在的觉醒,而非外在的追求。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世间现象的超越性理解。无论是非凡还是圣者,无论是事物的成功还是失败,在时间的长河中都难以找到绝对的标准。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永恒与变化、普遍与特殊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与超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碧绿的山涧中,落叶随水流缓缓飘落;微风吹过静谧的树林,带来一丝凉意。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以一个问句结束,引人深思。它似乎在询问,是谁能够引导我们穿越心灵的迷雾,找到那条通往智慧与真理的道路?这个问题留给读者自我反思的空间,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指引,不断探索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修行、悟道和人生真谛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七月二十日自瀑上先归方寺丞遣诗夸雷雨之壮次韵一首

城里遥看雨出时,想公笔墨发雄奇。

山深龙虎飞腾变,海运鲲鹏瞬息移。

凛凛前锋如赴敌,堂堂回势似归师。

驱还始悟山灵意,怕向苍崖写恶诗。

(0)

燕二首·其一

曾客乌衣看落花,春风吹影傍天涯。

茅檐亦有安巢地,何必王家与谢家。

(0)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其三

几树繁红映碧湾,苧萝山下见芳颜。

分明消得黄金屋,却堕荒蹊野径间。

(0)

落花怨十首·其六

开遍千红紫,东皇力最多。

朱明笑青卉,无奈百花何。

(0)

短章二首·其一

少日喜累句,暮年多短章。

假令重盛壮,展拓不能长。

(0)

登城五首·其五

郭外皆鲸浸,区中等蚁窠。

若无西雁翅,客子奈愁何。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