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三》
《秋怀·其三》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破扇委高壁,病骨苏微凉。

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

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

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

(0)
注释
破扇:废弃的扇子。
委:放置,丢弃。
病骨:病弱的身体。
苏:恢复。
微凉:微弱的凉意。
罗阶:竹制的台阶。
挺:挺拔。
秀质:优美的质地。
颀而长:修长。
呼奴:呼唤仆人。
疏箔:稀疏的窗帘。
窗几:窗户和桌子。
延:延伸。
欠伸:伸懒腰。
睡稍足:刚睡醒。
夕影:傍晚的影子。
东墙:东边的墙。
翻译
破扇被遗弃在高高的墙壁上,我虚弱的身体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清凉。
竹编的台阶上,千竿翠竹挺立,它们的秀美身姿修长而优雅。
呼唤仆人拉开稀疏的窗帘,让窗外的绿色光线洒满窗台和家具。
我伸个懒腰,睡意渐消,傍晚的影子已经爬上东边的墙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室内场景,诗人在炎热的夏日里寻找凉爽,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怀。开篇“破扇委高壁”,诗人将破损的团扇靠在高处的墙上,这不仅是对物品使用到极限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病骨苏微凉”表达了诗人在炎热中寻求一丝清凉,身体因热而感到疲惆,但心灵却从这微小的凉意中获得了一些慰藉。紧接着“罗阶竹千挺,秀质颀而长”则是对室外竹林的描绘,这些竹子通过窗棂(罗阶)被一一展现,它们细致的质地和纤细的身姿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呼奴约疏箔,窗几延翠光”中,诗人唤醒仆人去整理那些遮光的竹帘,以便更多的绿意透过窗棂进入室内。这里的“翠光”不仅指自然界的绿色,也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最后,“欠伸睡稍足,夕影上东墙”则表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渐渐感到疲倦,身体微微伸展,一丝不苟地享受着即将到来的夜晚的凉意。诗句中的“欠伸”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懒散而舒适的情态,而“夕影上东墙”则是时间流逝和空间变迁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画,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的闲适与宁静,以及对于自然界微小变化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西山作

修真近俗。初地难当心境熟。近俗修真。

谁是居尘不染尘。林泉恣兴。便是修真无可证。

恣兴林泉。且做逍遥陆地仙。

(0)

西江月.常足畅怀

尽日观山玩水,终朝常足心休。老来佚乐更何求。

保我阳生九九。幸得为人通道,道中别有归投。

功成云步看瀛洲。万古名传不朽。

(0)

婆罗门引.望月

素蟾散彩,九秋风露发清妍。常娥尽有情缘。

留著三五盈盈,永夜照凭肩。

看晚妆临镜,若个婵娟。寻常月圆。恨都向、别时偏。

几度邮亭枕上,野店尊前。

珠明玉秀,算一日、相看一日仙。人共月、长似今年。

(0)

点绛唇

把酒留春,醉扶红袖花前倒。落花风扫。

红雨深芳草。又恨春迟,又恨春归早。花应笑。

惜春人老。枉被春风恼。

(0)

点绛唇

帘卷荷香,绮罗人在薰风里。谢庭家世。

来作闺门瑞。象服鱼轩,占尽人间贵。应难比。

蟠桃花底。一醉三千岁。

(0)

南柯子.济川寿席

阀阅真王后,衣冠上客中。路人遥识紫髯翁。

争信旧来文赋动南宫。得婿攀龙贵,生男射虎雄。

寿筵休放酒尊空。且道几人全福与君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