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心,人皆作佛。胡为西来,递相诳惑。
心在何处,佛是何物。
带累神光无处寻,后代儿孙厮淈?。
人皆有心,人皆作佛。胡为西来,递相诳惑。
心在何处,佛是何物。
带累神光无处寻,后代儿孙厮淈?。
此诗乃宋代僧人释道冲所作,名为《达摩大师赞》之二。诗中蕴含深刻的佛学思想,批判当时佛教界的种种弊端。
"人皆有心,人皆作佛。胡为西来,递相诳惑。"
这两句表面上看似在肯定每个人都拥有成佛的潜能,但紧接着却转而指出外来的佛法如何迷惑世人。这里的“胡”字暗示佛教源自印度,而“递相诳惑”则是对当时佛教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批判。
"心在何处,佛是何物。"
这两句则是在探讨佛性和心性的本质,似乎在追问:人的心灵究竟存放在何处?而所谓的“佛”又是什么实体?
"带累神光无处寻,后代儿孙厮淈?"
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世人可能因迷失真理而陷入更深困境的担忧。“带累神光”意味着心灵被蒙蔽,“无处寻”则是找不到真相的状态。而“后代儿孙厮淈”则是在担心后来的人们会因此而继续受尽迷惑,无法自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的批判,强调了寻求内在真理的重要性。
妾家长干里,春慵晏未起。
花香袭梦回,略略事梳洗。
妆台罢窥镜,盛色照江水。
郎帆十幅轻,浑不闻橹声。
曲岸转掀篷,一见兮目成。
羞闻媒致辞,心许郎深情。
一床两年少,相看悔不早。
酒欢娱藏阄,园嬉索斗草。
含笑盟春风,同心以偕老。
郎行有程期,郎知妾未知。
鹢首生羽翼,蛾眉无光辉。
寄来纸上字,不尽心中事。
问遍相逢人,不如自见真。
心苦泪更苦,滴烂闺中土。
寄语里中儿,莫作商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