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首,都写伊看。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首,都写伊看。
这两首诗分别是两首不同的作品,第一首是宋词《相见罢》,但没有给出完整的标题和作者,可能是某位不知名的作者所作。第二首是清代朱彝尊的《卖花声》。由于您只提供了片段,我将分别进行简要鉴赏。
对于第一首:
此诗描绘了一幅两人相会的情景,主人公与对方在栏杆边相依,气氛温馨。熏炉的移动和宽敞的镜台暗示了家居生活的细腻与和谐。诗人以子石雕成莲叶形状的小器物,寓意精致与亲密,邀请对方尝试美食。扇面上的翠峰图案精美,扇面如霜纨般洁白,显示出女子的雅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对方诗词才情的欣赏,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并记录她的新作。
对于第二首《卖花声》(朱彝尊):
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卖花声"通常指的是街头叫卖花声,作为词牌名,它可能暗示着词人的情感背景。朱彝尊通过卖花声引发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眼前分离的感慨。全词可能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彼此诗词创作的怀念,展现了词人的深情与文采。
由于提供的内容有限,无法给出完整的鉴赏,如果您能提供完整的诗词,我会给出更为详尽的分析。
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
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
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
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
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
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
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公乃王郎之舅氏,昔年遣兴沧洲趣。
白水应同万古心,青山不尽平生意。
初疑衡霍乱峰回,石廪芙蓉天上开。
又疑瀑布香炉顶,飞红沓翠空中来。
连林杂树纷隈澚,屋头清晖霁人目。
片片春云带鹤还,淙淙野水流冰绿。
云间鸡犬更谁家,云际风泉半落花。
回岩积霭天梯小,绝壁悬萝鸟道斜。
白头久叹同声远,临水看山梦犹懒。
濯足矶边月自明,弄琴石上苔应满。
不见羊昙四十春,西州云物几回新。
丹青此日堪惆怅,岂必山阳笛里人。
余生笑结曼胡缨,许子衣褐应逃名。
绿波芳草怨离别,渭树江云今古情。
昨夜城头吹笛声,相思起听落梅行。
梅花江上潮空白,黄鹤山中月自明。
石田茆舍温陵上,饭稻看书亦疏放。
去日儿童半白头,旧时猿鹤今无恙。
念此令人思转悲,乡心已挂刺桐枝。
明朝疋马温陵道,不负秋风鸡黍期。
沙口柳条色,沧波断归鸿。
君承紫泥诏,西上蓬莱宫。
忆君久抱干将器,三尺鹈膏未曾试。
君不见骅骝叱拨人岂知,一蹴方看小千里。
黄金不独累层台,宣室犹闻此夜开。
郭隗已知天下士,汉文偏爱洛阳才。
只今四海同车辙,万乘宵衣候明哲。
报主应怀国士恩,承家莫负郎官节。
郑虔况是槁门客,早晚龙池道相忆。
仲舒三策已成名,阙下相逢亦寄声。
青丝白马金陵道,酒幔河桥对春草。
天朝此去故人多,江海谁怜布衣老。
舟从故里莫停桡,春水桃花半落潮。
自惭落拓空华发,看尔飞腾上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