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去冬淮安荒,民死十七八。

天意未可知,水荒兼旱魃。

感兹财赋地,频复降兹罚。

抑闻物力侈,商贾更轻滑。

土木既已繁,多金建崇刹。

奢淫理召祸,谁复肯深察。

盛夏百草枯,炎炎肆诛杀。

(0)
鉴赏

这首诗《即事》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首句“去冬淮安荒,民死十七八”描绘了淮安地区去年冬天的荒凉景象,民不聊生,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七分之三,形象地展现了灾荒带来的悲惨后果。

接着,“天意未可知,水荒兼旱魃”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天意的疑问,同时指出水灾与旱灾并存,进一步强调了灾情的严重性。

“感兹财赋地,频复降兹罚”则揭示了土地作为财富来源的重要性,并暗示政府对灾区的惩罚,可能加剧了民众的苦难。

“抑闻物力侈,商贾更轻滑”指出社会上物质资源的浪费和商人投机取巧的行为,这种奢侈浪费和商业投机无疑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

“土木既已繁,多金建崇刹”描述了奢华的建筑活动,大量资金用于建造寺庙,这在经济困难时期显得尤为不妥。

“奢淫理召祸,谁复肯深察”表达了对过度奢华和浪费行为的批评,同时也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的必要性。

“盛夏百草枯,炎炎肆诛杀”以夏季百草枯萎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凋零,进一步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自然灾害、奢侈浪费、经济负担和社会道德等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重叠金.壬午夏送岷儿入都秋试,至窦店遇雨二首·其二

帘内残红帘外月。乡情客思都凄切。饥鼠暗窥人。

梦儿成未成。琴书还伴我。兀自中宵坐。

瘦马啮空槽。壮心千里遥。

(0)

卖花声.春暮

屈指怕春归。不展双眉。柳丝无计系斜晖。

又是黄昏时候也,烟霭如迷。绣户闭帘衣。

兀坐窗西。无情灯惯把人欺。

夜夜虚开花一穗,赚我归期。

(0)

如梦令·其三即景

望断碧云天远。门掩黄昏深院。

风雨压颓垣,几朵秋棠红颤。谁念。谁念。

虫语疏砧一片。

(0)

归途杂述·其一

皑皑雪在野,漫漫云垂空。

客子意不适,天地无欢容。

卤城连雁门,大有边塞风。

山川入旷怀,能使意气雄。

振笔作奇语,高咏凌苍穹。

持较橐中金,所得亦已丰。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十一赤帷裳

贾父来何晚,歌谣遍道傍。

由来贤刺史,羞闭赤帷裳。

(0)

浣溪纱.咏江山船八首·其三

时样梳妆绝可怜。东船西舫斗婵娟。

春江多少买花钱。

手帕行中原是妹,鸳鸯牒上不论年。

桐严解说太言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