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风雨送春归,树色临窗映旧帷。
蜂蹴花须红渐寿,燕穿芳径绿初肥。
情多不觉繁霜鬓,性懒长教掩竹扉。
相对岂堪愁里过,陶然共醉可忘机。
一帘风雨送春归,树色临窗映旧帷。
蜂蹴花须红渐寿,燕穿芳径绿初肥。
情多不觉繁霜鬓,性懒长教掩竹扉。
相对岂堪愁里过,陶然共醉可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立夏日雨中草堂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一帘风雨送春归,树色临窗映旧帷”以风雨为引子,暗示季节更替,春意渐逝,而窗外的树木则映照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蜂蹴花须红渐寿,燕穿芳径绿初肥”生动地描绘了蜜蜂忙碌于花间,花朵因此显得更加鲜艳;燕子穿梭于绿意盎然的小径之上,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这两句通过动植物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颈联“情多不觉繁霜鬓,性懒长教掩竹扉”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不自觉地感到自己鬓发斑白,但性情懒散,习惯于关闭竹门,独自面对时光的流逝。这里既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也有对自我生活方式的满足。
尾联“相对岂堪愁里过,陶然共醉可忘机”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困境或忧愁中,能够与朋友一同饮酒作乐,暂时忘却烦恼,追求心灵的解脱。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调整,试图在平凡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
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
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
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
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秫。
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
百巧换千穷,只有不如昔。
晚灯离室暗,又踏它山碧。
行行重行行,风尘儿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