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得论文友,幽期竹下深。
风前同奏雅,天上待知音。
仙袂披云接,华轩带月临。
不能赓妙咏,端坐思瑶琴。
近得论文友,幽期竹下深。
风前同奏雅,天上待知音。
仙袂披云接,华轩带月临。
不能赓妙咏,端坐思瑶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在竹林深处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意境。首句“近得论文友,幽期竹下深”点明了聚会地点在幽静的竹林深处,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氛围的雅致。接下来,“风前同奏雅,天上待知音”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声与文人的雅乐相融合,仿佛在期待着天上的知音,既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理想知己的渴望。
“仙袂披云接,华轩带月临”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高雅与神秘。仙袂,指的是仙女的衣袖,这里用来形容朋友的服饰,暗示了他们的超凡脱俗;披云接,意味着与云彩相连,象征着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华轩,华丽的车马,带月临,则是说车马在月光下缓缓而来,增添了聚会的浪漫与庄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聚会的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不能赓妙咏,端坐思瑶琴”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即兴吟唱,但内心却满溢着对美妙诗歌的渴望,以及对瑶琴之美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高雅情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终宵苦淫潦,檐溜如倾盎。
泽国成沮洳,萧斋更飒爽。
入帘讶淅沥,迸阶倏沆漭。
谛听耳目骇,静憩营魂恍。
推枕不成梦,端居纡閒想。
拨炉香已烬,挑灯焰不朗。
奔雷时一吼,划电光相荡。
避湿徙藜床,张帷护书幌。
纸窗任模糊,木屏恣偃仰。
枝丫惊果坠,林欹搅叶响。
傍砌移盘卉,当阶决淤坏。
怀人在城闉,如隔东西瀼。
青尊时自把,玄言谁共奖。
安得桃叶舟,移泊荷花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