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黏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黏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巷中独自品酌,感慨于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雨馀深巷静"一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心境也同样寂静而又带有几分孤独。"独酌送残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以酒来寄托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接下来的"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表明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即使身处偏远之地,物资匮乏,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白和坚守。这里的"莺花"象征着文人之节操,不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初心。
"虫丝黏户网,鼠迹印床尘"则是对诗人寓所的描写,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和形容,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生活境遇以及他对周遭世界的敏锐感知。同时,这些景象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
最后,"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则是在询问一个集会或者某种社交场合,现在还剩下多少旧友。这不仅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追问,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阳春布德鹰化鸩,眼虽可识心和柔。
野人因见拂其羽,有事南亩并西畴。
桑林阴阴桑葚熟,彷佛禽言如布谷。
秋成准拟去输官,农务当勤何待促。
周家开国本务农,艰难王业存豳风。
仓庚鸣鹃俱在咏,布谷应候将无同。
田家望雨由清哢,况闻处处催春种。
黍稷今年如满家,布谷之祥胜灵凤。
青山映华轩,窗户何玲珑。
凤鸟久不至,筼筜自成丛。
之子延陵后,读书此轩中。
昼阴兼夏绿,古色谢春红。
心虚事恒集,本立道自充。
投竿出鳞鲫,炙简祛蠹虫。
敲门思有待,题句惭未工。
安得文太守,深谷写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