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其二》
《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其二》全文
清 / 李联琇   形式: 古风

昨出泰山道,不惊泰山高。

山麓犹挽车,邪许随鸣钟。

仰瞻但雄伟,峭峻非所褒。

兹岭即州镇,敢向乔岳骄。

胡为更耸峙,孟隘加韩豪。

绝壁坏通马,人行若升猱。

傥使移东封,知让谁摩霄。

共惜堕荒僻,难役群灵朝。

岂悟无佛处,称尊名易标。

彼都土基厚,此邦地势凹。

彼所谓平地,高于此山腰。

村郭隶半天,突出唯山椒。

讵同宁德县,坐堑观岧峣。

我论祇凭臆,客来为解嘲。

在山竞言山,当局鉴多淆。

谁为汗漫游,海上评沃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泰山归来,途经白鹤岭的所见所感。首句“昨出泰山道,不惊泰山高”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熟知和敬仰,即使离开,泰山的雄伟仍令他印象深刻。接下来,诗人通过“山麓犹挽车,邪许随鸣钟”展现了山脚下的生活气息,与山峰的峻峭形成对比。

“兹岭即州镇,敢向乔岳骄”表明白鹤岭虽不及泰山高峻,但作为州镇之地,仍有其独特的地位,诗人谦逊地表示不敢与泰山争锋。然后诗人描述了白鹤岭险峻的地形,“绝壁坏通马,人行若升猱”,暗示攀登之艰难。

诗人设想如果将泰山的封禅之地移到此处,也未必能超越白鹤岭的高度,反映出他对白鹤岭的赞赏。接着,诗人感慨白鹤岭的荒僻,难以吸引人们的朝拜,暗示了其未被充分开发的价值。

“岂悟无佛处,称尊名易标”揭示了白鹤岭的低调与谦逊,即使没有佛像,其自然之美也能轻易吸引人的敬仰。诗人进一步比较了两地的地势,强调白鹤岭的独特地理位置。

最后,诗人以“在山竞言山,当局鉴多淆”告诫人们,身临其境才能真正理解山的美,而旁观者往往会有误解。他以“谁为汗漫游,海上评沃焦”收尾,表达自己愿意像漫游者一样,继续探索和评价各地的山水风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鹤岭的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态度的哲思。

作者介绍
李联琇

李联琇
朝代:清

(1820—1878)清江西临川人。字季莹,一字小湖。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官至大理寺卿。以病告归。同治间主讲钟山、惜阴两书院。绩学敦行,来学者日盛。有《好云楼集》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