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归》
《八归》全文
清 / 王时翔   形式: 词  词牌: 八归

闲行亸鞚,鞭梢徐举,遥指翠巘崒嵂。

传闻霭碧霞红处,曾有帝师遗世,就中潜匿。

鸟尽弓藏人不悟,渐汉法、与秦同密。

好自保、一片苍寒,携筥采芝术。

从此高飞已矣,隙驹相喻,更入野鸡罗毕。

赤松安在,引来商皓,凄断戚姬鸣瑟。

想山中定是,鹤怨猿惊怪重出。

徘徊晚、半钩残月,隐隐星光,浓云深似漆。

(0)
鉴赏

这首《八归》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士远离尘嚣、遁入山林的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首句“闲行亸鞚,鞭梢徐举”,以行者缓缓行走的姿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悠然自得的步履。接着,“遥指翠巘崒嵂”一句,通过远眺山峦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下来的“传闻霭碧霞红处,曾有帝师遗世,就中潜匿”,则借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与追求。

“鸟尽弓藏人不悟,渐汉法、与秦同密”两句,运用了“鸟尽弓藏”的典故,寓意主人公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不再涉足权力的漩涡。同时,将汉法与秦法并提,暗示了主人公对历史治国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好自保、一片苍寒,携筥采芝术”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采药炼丹,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接下来,“从此高飞已矣,隙驹相喻,更入野鸡罗毕”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遁世情怀,将自己比作“隙驹”(即马驹),比喻短暂而自由的生命,最终融入自然,与野鸡、罗毕(一种捕猎工具)为伴。

“赤松安在,引来商皓,凄断戚姬鸣瑟”三句,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人物赤松子、商皓以及戚姬的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无奈。其中,“凄断戚姬鸣瑟”更是以哀婉的音乐声,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想山中定是,鹤怨猿惊怪重出”一句,通过想象山中鹤猿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徘徊晚、半钩残月,隐隐星光,浓云深似漆”则以夜色中的景象收尾,营造了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八归》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从世俗到隐逸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由、自然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王时翔
朝代:清

(1675—1744)清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诸生。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以宽和为治。乾隆初,官至成都知府。有《小山全稿》。
猜你喜欢

秋叶

摇落怀人万木丹,何堪青女怨凋残。

碧梧院落银床静,红桕桥头玉露寒。

南浦半林随逝水,西风一夜满长安。

汉宫莫听《哀蝉曲》,阵阵清霜下井栏。

(0)

送查三容携家入楚便往滇中

念尔携妻子,图书共一船。

此行将万里,为别动经年。

春草迷江渚,秋风落瘴烟。

故人崔李在,相望碧鸡前。

(0)

严陵江

千嶂桐庐道,清风几溯洄。

不知天子贵,犹是故人来。

垂钓本无意,披裘亦浪猜。

翻嫌人好事,高筑子陵台。

(0)

河西关

去国何曾隔绛霄,幽燕襟带古迢遥。

尾箕斜绾星千里,恒卫中分水二条。

铁笛漫惊龙塞月,玉钗春怨凤城箫。

还将清啸凭酬对,南北音书任寂寥。

(0)

蝶恋花

旧日池台春寂寂。花亦怀人,慵展芳心结。

纵使满林开似雪。冷清清地谁来折。

欲寄一枝江上驿。瑶瑟峰青,环佩无消息。

归向芳园寻履迹。年深风雨苔痕蚀。

(0)

江城子.释闺怨

人生来日正悠悠。酒盈瓯。花盈头。

灿烂芳春,何处不风流。

虽使秋来霜信冷,俏织女,伴牵牛。

团团明月照西楼。上帘钩。多含愁。

应恨时乖,夫婿不封侯。

若使封侯官都护,头雪白,戍伊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