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日都人士俱为扫松之行儿子克弘告予曰儿不随父拜垄上三岁矣闻之怆然因述以诗》
《清明日都人士俱为扫松之行儿子克弘告予曰儿不随父拜垄上三岁矣闻之怆然因述以诗》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纷纷士女出郊行,处处兹晨报本情。

宦海一为乡垄隔,天涯三见岁华更。

已孤禄养惭乌鸟,未有涓埃答圣明。

稚子有言吾忍听,不堪回首泪纵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士女们纷纷走出郊外,进行扫墓祭祖的场景,充满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与故乡割裂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未能尽孝、未能报答国家的愧疚之情。

“纷纷士女出郊行,处处兹晨报本情。” 开篇即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走出郊外,进行扫墓祭祖的热闹景象,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之情。

“宦海一为乡垄隔,天涯三见岁华更。” 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在官场的忙碌使得与故乡相隔,时间的流逝使得他只能在天涯间见证岁月的更迭。

“已孤禄养惭乌鸟,未有涓埃答圣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尽孝、未能报答国家的愧疚之情。他自责于无法像乌鸦反哺一样照顾父母,也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

“稚子有言吾忍听,不堪回首泪纵横。” 最后,诗人在听到儿子的话语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无法面对过去的种种,只能泪眼婆娑地回忆过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扫墓这一传统活动,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国家、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林园秋夜作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

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0)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

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0)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0)

秋日忆暕上人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0)

春日忆家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0)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

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