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听孺子歌,喜观沧浪水。
清浊乃自召,祸福岂无自。
惯听孺子歌,喜观沧浪水。
清浊乃自召,祸福岂无自。
此诗《观沧浪亭在均州北五里许》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通过“惯听孺子歌,喜观沧浪水”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接下来的两句“清浊乃自召,祸福岂无自”,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暗示事物的清浊、祸福皆由自身所为,而非外力所决定。整首诗以景入情,寓理于物,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