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蹲立两旁,寒暑罔移易。
既作巨人观,胡为墓下役。
穷泉永不晨,徒留石人迹。
不知年代深,暮雨空山碧。
蹲蹲立两旁,寒暑罔移易。
既作巨人观,胡为墓下役。
穷泉永不晨,徒留石人迹。
不知年代深,暮雨空山碧。
这首诗以“戏咏古翁仲”为题,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描绘了石像在自然环境中的永恒与孤独,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历史遗忘的感慨。
首句“蹲蹲立两旁,寒暑罔移易”,生动地刻画了石像静默地矗立于两旁,无论四季更迭、寒暑交替,都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展现了其坚定不移的形象。接着,“既作巨人观,胡为墓下役”,诗人将石像比喻为巨人,却在墓地之下充当役使的角色,暗示了石像虽伟岸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穷泉永不晨,徒留石人迹”,进一步强调了石像所在环境的阴暗与孤寂,它永远见不到光明,只能留下自己的足迹,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遗忘。最后,“不知年代深,暮雨空山碧”,表达了对石像年代久远、历史痕迹模糊的感慨,以及在暮雨笼罩下的空山显得格外碧绿,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石像的形象及其所处环境,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命运、历史遗忘等主题的深刻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鸳鸯双飞合双死,独宿寒塘露如洗。
藕条已断丝牵连,湘竹斑斑泪痕紫。
萧家征妇泣霜风,门外落花春已空。
惟有堂前双古树,左边松柏右梧桐。
忆昔瓜年初纳采,罗袂同心结双带。
玉箫声断彩云飞,华表鹤去明月在。
残机馀胆泽犹存,堂下孤儿膝下孙。
丹穴凤雏文采就,九苞直上冲天门。
君不见青城之山倚云外,石妇千年容不改。
又不见锦江之水彻底清,浣花溪畔玉壶冰。
青城锦江天下杰,节妇清高可同列。
青城山崩锦江竭,节妇之名无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