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吟水宿淹晨暮,七日窑头行路难。
拚美碧波消北雪,岂期苍鬓且南冠。
忽吟水宿淹晨暮,七日窑头行路难。
拚美碧波消北雪,岂期苍鬓且南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徐汊即事四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诗人舟行水宿的生活,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忽吟水宿淹晨暮”写出了诗人舟行中度过日夜,时间仿佛停滞在水面上的情景。次句“七日窑头行路难”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艰难,连续七天在简陋的窑头(可能指岸边简陋的小屋)中跋涉。
后两句“拚美碧波消北雪,岂期苍鬓且南冠”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用“碧波消北雪”象征洗涤尘世的疲惫,希望能借美景排解忧愁。然而,“岂期苍鬓且南冠”一句,意料之外地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已显老态,鬓发斑白,身着囚徒般的南冠(古代南方囚犯的帽子),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感慨,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石镜溪边树,金轮峰上云。
贪看鱼弄影,不觉鸟迷曛。
山态迤迤好,泉声细细分。
银钩怀柱史,谁复振斯文。
阳和都未见芳菲,初喜寒苞发故枝。
绝色夐无朱粉态,真香宁许燕莺知。
凝愁金谷登楼日,敛黛温泉赐浴时。
写作新声传玉笛,谁人持向月中吹。
群山避鄢郢,霜净楚天远。
秋色浮雁背,风水芦花满。
陂泽通江湖,田岸藏町疃。
横汇渊薮大,散漫稻畦浅。
积烟晚翠重,老浪虚白卷。
乾坤入涵混,鱼龙深宛转。
残岭土崖断,馀浸黑壤软。
平冈缭中洲,阔甸负长坂。
劲竹密如箦,绿粉封紫笴。
忽向青枫末,半出黄槲岘。
北人有图画,却向此间展。
选锋一万骑,掣电铁满眼。
更不顾卤获,直向腹心剪。
昨去今饮江,扫道草尽偃。
何处仍三户,践蹂殆不免。
荒庄自池台,寒蔓相挂罥。
鹅鹳不知家,悠悠忘还返。
注目浩无际,驰想首重俛。
何时结茅屋,老吟寄残喘。
濯缨谢渔父,瞑卧汀沙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