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沧浪外,精蓝缥渺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古县沧浪外,精蓝缥渺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宁静的山寺景象。"古县沧浪外"点明了寺庙所在的位置,远离尘嚣,隐匿在苍茫的古县之外。"精蓝缥缈间"则以轻盈的色彩形容寺庙的仙气,仿佛隐藏在云雾之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两句富有深意,通过枯木和老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自然的沧桑,暗示寺庙历经风雨,见证了世事变迁。"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即使是飞鸟的小径在秋天也难以觅踪,禅房在白天也紧闭门户,显出修行者的清修生活。
最后,"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以游子创作完诗后离去,只剩下流水声作伴,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深留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文化的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