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花落遍关山,久客翻愁归路艰。
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
草长花落遍关山,久客翻愁归路艰。
遂使子规空叫月,三春不见有人还。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和客闺中四时曲(其一)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人的情感。"草长花落遍关山",寥寥几字便勾勒出春天草木繁茂、花开满山的景象,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然而,这美景并未带来欢快的气氛,反而引发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久客翻愁归路艰",表达了游子在外时间长久,对回家之路的忧虑与困扰。
接着,诗人运用了子规啼月这一意象,"子规空叫月",子规鸟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它徒劳地呼唤,象征着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无法即刻归去。"三春不见有人还",进一步强调了离家之久,即使春天已过三度,亲人仍未能团聚,增添了诗中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旅人的视角,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混沌夜死元气裂,炼石穿丝补天缺。
谁将馀鞴鼓八风,一点元精铸明月。
顾兔飞上天,清光缺复圆。
嫦娥抱影空婵娟,一朝影落松风颠。
古佛庞眉两癯肩,筑室勘道来何年。
摩尼宝光照浊水,天花散落香炉烟。
溪上青山不知数,日日春风长兰杜。
褰衣便欲问真源,断猿疏雨青林暮。
松云仙人披锦袍,爽致写入猩猩毛。
一川晴霭动空碧,万壑翠气翻云涛。
手携绿绮琴,为子弹鸣皋。
金樽泻酒对山月,仙之人兮如可招。
仙之人兮如可招,汗漫与子同游遨。
南州织锦天下奇,家家女儿上锦机。
蓬莱额黄染万斛,渭川茜红种千畦。
凤刀冷淬并江水,龙梭细琢炎洲犀。
春波雨深净如练,挼红濯黛随时变。
高鬟半?玉腕明,心逐轮丝千万转。
晴漪翠浪舞白鲸,细柳高花穿紫燕。
青楼临道起鞦韆,胡蝶鸳鸯逐少年。
月中三郎坐听曲,海上汉武来求仙。
穷年玩岁容发改,研精极巧造化怜。
陌头杨花春鸟语,东家西家教歌舞。
燕姬金捍拥四弦,百万缠头弃如土。
人生得意各有命,岂无红颜甘自苦。
君不见郭门十里桑柘村,蚕妇朝朝踏风雨。